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忠宣堂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二、《漫塘集》卷二一、《景定建康志》卷二一、乾隆《镇江府志》卷四五
建安真侯将漕江东明年夷考前人名氏,曰:「惟忠宣范公实获我心」。
乃为堂以祠,复更命故双槐堂曰忠宣朝夕游焉,以致其思。
大司成袁公其文弘雅,宜为祠记,以光昭忠宣令德
谓漫塘叟刘某少戆,宜述堂之所以名,以砭吾私。
不佞窃惟国家仿古部刺史转运使江东地大赋殷,委寄特重。
异时驾四而来,多巨公,有显迹,而忠宣无可书之事。
忠宣百五十馀年,其间绩用湮晦可胜计,而忠宣之名与日月悬,岂忠宣所存与真侯之所思不可迹寻欤?
好善恶恶人心公理一失平则是非易位
爱君子必知其善之所不及,则君子勉而进于善;
小人必原其恶之所不至,则小人不狃于为恶。
君子进于善而小人服,小人不狃于为恶而君子安。
斯民三代所以直道而行,而家而国所以平康也。
季世君子不然,其爱同己太深,而疾小人已甚
爱同己太深则以一人而信其类,以其得于彼,意其必不失于此,言出而和,不矫其非,事举而随,不要其弊。
其中而不倚、正而非激也则可,否则激而偏,尝试而误,而君子之道始诎。
小人已甚,则屏之去恐不速,丽之法恐不重抉摘隐微不俟其著,掇拾既往不开其新。
幸其恶之稔、辞之屈也则可,否则有疑而甚之者矣;
疑之则是否莫辨,甚之则曲直有归,而君子之祸亟矣。
忠宣公其知之。
方其在江东,赋《思堂诗》,有曰「审虑权衡」,又曰「心虚自明」,夫虚则无我平则称物
其后规模,率昉乎此。
故在当时曰欧曰韩曰富曰司马,世所谓君子公所藉以进者,而意向稍愆,公皆指其非;
曰章曰蔡曰邓,世所谓小人公所坐以退者,而文致稍深,公皆以为过。
持平此心,真不愧于权衡,而其识虑之远,则非浅鲜者可及
故后之论者,谓使公之言行熙、丰,必无元祐之纷更
使公之言尽信于元祐,必无绍圣之反覆
叟亦谓使公之生先于汉、唐之季,必无朋党之祸;
使公之死后于建中靖国,则崇、观憸人亦无所容喙矣。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尚忍言之!
真侯以道事君,以义正国,盖庶乎忠宣之为者,其升堂而思,夫岂徒哉!
名字不书,盖儿童走卒知而诵之。
若夫忠宣所以事韩、富、司马诸公者事侯,他日有人焉,仆老矣。
嘉定丙子腊日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