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九家集杜诗 南宋 · 曾噩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八二、《九家集注杜诗》附、《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一○五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少陵作诗根柢也。
杜诗者,诚不可无注。
然注杜诗数十家,乃有牵合附会颇失诗意甚至窃借东坡名字以行勇于欺诞,誇博求异,挟伪乱真,此杜诗罪人也。
蜀士赵次公少陵忠臣
蜀本引赵注最详,好事者得之,亦未易致。
得之,所恨纸恶字缺,临卷太息不满人意
兹摹蜀本,刊于南海漕台会士友以正其脱误,见者必当刮目增明矣。
噫!
少陵之诗,其伟壮则如巨灵之擘太华,其精巧则如花神之刻群芳
理诣深到,则诗书庄骚之流裔也。
及其词源倾倒,如长江大河,顺东而趋,势不可禦,必极其所至而后已。
方是之时,岂复有意搜寻故事驱使百家诸子之言,以为吾用耶!
或者未免以注为赘。
虽然,以诗名家,惟唐为盛,著录传后,固非一种
少陵巨编至今百年乡校家塾,龆总之童,琅琅成诵,殆与《孝经》、《论语》、《孟子并行
况其遭时多难,瘦妻饥子,短褐不全流离困苦崎岖堙厄一饭一啜,犹不忘君,忠肝义胆,发为词章嫉恶愤世比兴深远
读者未能猝解,是故不可无注也。
宝庆元年重九日义溪曾噩子肃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