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命令劄子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三、《东涧集》卷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四
欧阳修曰:「今出令之初不加详审,行之未久寻又更改
以不信之言行从之令,故每有处置之事,州县朝廷未是一定之论,官吏相谓曰,且未要行,不久必改。
或曰备礼行下,略与应破指挥
符牒纵横上下莫能遵守」。
刘安世曰:「命令变更不过三岁,近或期月甚者朝行夕改使民疑惑,欲乞出令必使大臣协谋门下审覆」。
臣闻言多变则不信,命频改则难从,此昔人格言也。
夫君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必相与讲明,以求其是。
若顺乎人心合于事宜然后布之天下,其信则如四时不移,其行则如汗出而弗反。
若此规模一定上下相孚,为无不成,政罔不举,而治效可以立致。
苟思之不精,讲之不详,闻斯行诸,既不察其当否,人或有言则又从而中辍前后牴牾,莫知适从文移虽繁,徒挂墙壁
欧阳修出令不加详审,寻又更易上下莫能遵守
刘安世朝行暮改,使民疑惑,欲乞出令必使大臣协谋门下审覆,其意正为此尔。
今宵非不勤,施行非不多,然悠悠岁月,莫睹成绪,岂积弊难遽革治功难骤成耶?
无亦数更数易而无一定之规耶?
履亩恐为民之扰则给还,混试恐人物之繁而复分诸路,虽曰更变靡定,犹不失厚下立本,因时而施宜。
至若窜谪者当以渐移乃骤还其旧秩,不与亲民者未经赦宥乃遽与之注授边功者既使之从军而复与之参选居官者当俾之终秩而随即改除秤提之令荐更盐钞之法屡变,遂使人皇惑,虽令不从,倖门一开扳援无已
欲转而移之亦无甚难,惟当致谨于出令之初,则不轻变于已行之后,贤果可任则任而勿贰,邪若宜去则去而勿疑,利所当兴则不动摇浮言,弊所当革则不迁易群议
如是奉行之必虔,事功之必立,理内御外,殆将无不如意
然而人心不难孚,国势不难定,惟在乎公与断耳。
公则无私主,或用或舍,悉参舆论,必不至于一人誉而召,以一人毁而弃;
则不群议,或罢或行,莫不当理何至轻于尝试而遽为,小不如意而辄沮!
为人上者苟能守之以至公,行之以独断,则发号施令,罔有不臧,人莫得以容其议,则尚何变更之有?
又要原始之道,惟陛下大臣亟图之,则天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