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经疑难序 宋 · 张文伯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六、《经义考》卷二四四
疑生于不信,难起于不服。经之有疑难,其殆出于专门之学,臆见异说,自相矛盾者乎。然所疑有是非,而难有当否。有如李泰伯疑《周礼》者一,欧阳公疑《周礼》者二,苏子由疑《周礼》者三,犹曰「今之《周礼》,非周公之全书也」。至若刘子玄于《书》有「疑古十条」,于《春秋》有「十二未谕」,果何见也!何休好《公羊》学,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乃发墨守,箴膏肓,起废疾,犹曰党同伐异者尔。若夫顾悦之尝难王弼《易义》四十条,而关康之又申王以难顾,非其品藻不由于公论,而评议独出于私见者乎。虽然,是皆有可取者。昔孔门之学,大概务通伦类而已,颜子闻一知十,子贡告往知来,故师友琢磨,而德业日进。使其举一隅而不反以三隅,决不能有所疑、有所难也。予自幼年趋庭,先君鳝堂授以麟经,涉猎之馀,亦尝取五经、三《礼》,与夫《语》、《孟》讲究其大概,凡平日得于先儒之议论者,寸长片善,靡有不录。今取其切于场屋之用者,纂为一书,题曰《九经疑难》。非惟述其辨驳而已,凡其说之新奇,意之高远,详备无遗,开卷一览,九经大旨瞭然在其中矣。昔房景先才学通融,尝作《五经疑问》百馀篇,而邢邵亦以《五经指要》为世指南。今不见其书,聊以是拟前编云。樵阳张文伯正夫序。
按:《九经疑难》卷首,宛委别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