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堂讲论 南宋 · 钱时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七四
论学先论志,天下之事未有无志而成者。养叔之射,庖丁之牛,郢之于斤,秋之于弈,痀瘘之于蜩,与夫钟、王之于书,吴道子之于画,虽一艺之微,皆定于所志。习之终身,不厌而后造其极,况吾圣人之所谓学乎!
为学当以圣人为的,学圣人当以闻道为的。三代而下,或志于纵横,或志于刑名,或志于富强,或志于虚无。异端邪说,纷纷千流万派,而卒为名教之罪人。若是者,非无志也,不先立夫其大者,而志非所志也。
有所嗜好,即不足以言志;有所系累即不足以言志;有所拘随,有所贪恋,即不足以言志。有苟焉自恕之念,不足以言志;有自诡自欺之念,不足以言志;有剽轻浮动之念,不足以言志;有藩篱物我之念,不足以言志。无深固不拔弗得弗措之见,而有营求卜度,揣摩校计之念,不足以言志;或陨穫于贫贱,或充诎于富贵,或回挠于忧患变故,或变乱于生死祸福,皆不足以言志。
孔子圣人也,自常情言之曰天纵,曰生知,宜若迥出天外,不可梯接者。反观其自叙,三十而立矣,不至于不惑不止也;四十不惑矣,不至于知天命不止也;五十知天命矣,不至于耳顺不止也;六十耳顺矣,不至于从心所欲、不踰矩不止也。然沿流而溯其源,所以首途发轫,不过曰吾十有五志于学而已。大哉志乎,虽圣人从心所欲不踰矩之妙,由此而始,况学圣人者乎!
此志一立,金石可化,水火可蹈。况天爵良贵,我所自有,全体浑然,匪由外铄,而有不可得者乎?世之人富贵利达一切难必之事,往往决志求之,昼夜忧劳,莫知所止。至于此事,不烦措画,不费经营,一念之回,八通四辟,出险阻而由大路,脱荆棘而居广居,所谓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者,乃或甘心暴弃,而不知求,亦惑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