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上感应篇至言详解绍定六年四月 南宋 · 郑清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
臣窃观大《易一书包罗天地万物之变,而自始至终称必者仅四语:曰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曰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
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阴疑于阳,必战。
阳则为善、为君子,阴则为不善、为小人
自古及今天下治乱不一端人物贤否一律,而所以治乱贤否之分者,善恶而已
至于善积而庆钟,恶稔而殃集,感召之机,随触而应,施报之迹,以类而从,则曰:非我也,天也。
亏盈益谦消息之理也,天非有所厚薄增损焉;
栽培倾覆逆顺之势也,天非有所好恶而予夺焉。
视听明威,非蚤莫督察之也;
吉凶影响非祸惊动之也。
行孚于己,则效著于物;
过萌于心,则咎形于事。
此作而彼应,有不期然而然
《易》之所谓必者,盖善恶报应之际,断虖其不可易。
此《感应篇》之所繇作虖!
恭惟皇帝陛下圣性高明英姿凝厚,而加以问学缉熙之功,故能取善如舜,拜善如禹,夙夜行善宣王
一言之善不听一事之善不为
曩岁获侍龙潜之讲,视听言动,稔于朝夕好恶取舍,窥所趋乡,盖未尝一息不出也。
劝诵之暇,汎及它书,或未经见,必立致之。
是以经史之外,虽百家杂说,有片善可观者,靡不采访
一日,语及善恶之报,因谓李昌龄所注《感应篇》该贯殚洽,信而有證,亦可助教化者。
翼日讲毕则是书已列几间。
盖平时汲汲于尊所闻如此
太一宫旧有摹本,转假留外,燬于辛卯
鉴义臣胡莹微再谋锓梓,遂语以李注,引事以为證,乃传也。
将欲述赞明理庶几涓埃之助,日力困于应酬期年而未偿。
岁冬,得目眚甚异,伏而思之,未省贻谴造物者
偶记高迈长明灯颂事,念有负于《感应篇》赞久矣,亟斋心研思,日裁数章,疾良已
既以蕊宫,刊未竟帙,干办御药陈洵益因醮祭见之,锐于进善,即以奏呈
圣语有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乃是书之大要」。
可谓简而切,坦而明矣。
御书二语冠诸篇首,得日赐禁钱百万助工墨费,不日而成。
异哉!
祝融回禄相是书也,即烬而大显,暂逸而永存
太上立言,阅千百载,未闻表章昭代者。
简在圣心,见之行事,布诸天下之耳目何其伟欤!
有庆,恶必有殃,小人之必召乱,犹阴疑于阳之必战,不可逭已。
是书所主不过致严于善恶君子小人之间,与大《易同指
传则随事稽验,赞则援理以推广,又将以善诱习俗,使皆为迁善远罪之归。
其有徼福为善,惧祸而不为恶,利行勉行,皆足以赏罚之所不及,亦神道设教之意云。
绍定癸巳孟夏吉日通奉大夫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郑清之拜手恭书。
按:《太上感应篇至言详解卷首,宋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