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论故军器监主簿游仲鸿绍熙末年建明宗社大计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四、《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一五
照会臣猥以空疏,误蒙简拔,荐领使轺早夜以思,莫遑宁息
凡耳所闻见,吏治臧否民生戚休,已尝累具奏陈,冀图报效
虽悉嘉纳,而孤忠直节韬晦未彰,尚有适隶臣所部,而臣熟知其事者。
傥避再三之渎,嘿不以陈,臣为有负。
昔者文彦博富弼定策之功,因王同老而后明。
王圭立子之议,迨其子仲修而获显。
大臣大议,犹为忌者所掩,不得暴白于时,矧以小臣藐然朝著之后,与身当事任者,盖大相辽绝,乃能长虑却顾白发宗社至计于帘闱犹豫未决之初,时宰燕居深念之日。
幸而成事不惟不见于时,乃遭诬罔,以陷于谴,至肯绝勿敢言赍恨以殁。
臣职在诹度敢惮敷陈
臣切见故中奉大夫游仲鸿果州南充县人禀姿粹夷操行刚正,临节见义,凛不可夺。
故相赵汝愚帅蜀之日,尝招置幕下,多所正救
后以荐居朝列,虽历落百寮之底,而忠精愤激莫非爱君忧国之诚。
汝愚既秉政机凡事钜细,率以咨问
绍熙末年国有大故中外震怖,莫知所出
仲鸿料院上书,其词至谓与其死于乱兵之手,宁先一鸣,以身膏鈇锧
于是涕笔俱下,又数劝汝愚宜速大计
汝愚焚去其纸,而心有感于其言。
越二日再见汝愚责之曰:「君所何事,而书之纸邪」?
仲鸿为言:「公为大臣,茍利社稷死生以之可也」。
相臣仓皇去国仲鸿祀事誓戒中,又移书汝愚曰:「禫日不决,祸必起矣」。
七月甲子禫,陛下龙飞,其定策固皆汝愚之功,而白发其端,勉效惓惓之忠者,仲鸿也。
俄迁军器监主簿汝愚既出,仲鸿力请补外,差知洋州
汝愚遭变韩侂胄之党相与出力,诬以大恶之名,罔以不赦之罪,而文致之。
波及仲鸿,至谓其阴知汝愚,觊所非望,乃迎合干进,此庆元二年章疏也。
陛下圣明,止罢知洋州而已
其后台臣再论,极其丑诋,皆臣子所不忍闻,乃庆元四年章疏也。
复赖陛下圣明,但降诏戒谕而已
庆元台官,与仲鸿不知有何仇怨,而一再论列,直欲加以窜谪之罪。
盖不溢仲鸿之恶,则无以汝愚之诬。
奸言灭公,邪论丑正一至于此
天理不泯,事久自明
六七年之后朝廷收录仲鸿,畀以藩府,擢以利路漕节
仲鸿亦勉自激厉,以图报效
既以事连拄统戎吴曦惮之,走书侂胄,俾之代去。
僭窃仲鸿誓以必死。
前知潼川府刘光祖尝举以自代,其词谓仲鸿甲寅在朝,建大议于帘闱未决之前
乙卯去国,进谠言权臣用事之际」。
是数语,皆仲鸿平生行己大节
其后有以告于宰执者,事既转闻,蒙恩迁秩训词有曰:「载嘉静退见重乡评
何爱一官,以旌耆德」。
仲鸿得此,亶谓荣遇
褒迁之词,乃以嘉其静退之节。
至若绍熙末年,陈宗社至计,而庆元初载,翻以是几陷大僇仲鸿终不肯自明,以讫于死。
则其事未经褒录,是于劝忠赏善,犹谓阙典
臣愚欲望圣慈特垂睿览下本路监司,于本家取索当年事迹所上书疏,与刘光祖所作铭志宣付史馆
下有司别议褒录,俾其谠言深识后世有传,则岂惟足以仲鸿九京忠魂,其为臣匪躬陈谊之劝,诚非小补
〔小贴子〕臣照得仲鸿之子宣教郎前知遂宁府小溪县游似好学笃行,克世厥家。
如蒙朝廷仲鸿未蒙显赏,将特加录用,尤足以为臣匪躬陈谊之劝,并乞睿照。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