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应诏杨子谟五人奏状1225年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右,臣伏陛下自即大位尊礼耆老招延髦彦,盖皆久在外服不求闻达于时者。
凡以章示好恶转移风俗之机,莫切于此
以为未足也,诏有位之士各举贤能才识之士,且诲之曰:「岂无才德道艺蓄而未用者待我后之人」?
臣敢妄揣圣意,于久蓄未用之中遍加搜索,凡得五人,谨用开陈仰赞盛举
臣伏中奉大夫直显谟阁杨子谟端凝质实宽厚而粹明。
家居十年信道益笃讲明义理之学,以淑后进
一方之士,执经受业,所趋向正。
虽已蒙朝廷为续祠廪,而精力未衰,久寘閒散,公论所惜。
朝奉大夫新知漳州陈宓简廉端方忠荩平实
事所当言,宁犯患不顾
义所不可,虽见得不为
朝廷累擢名郡,虽若深知其人,而久在外服,未究厥蕴。
朝请郎主管建康府崇僖观徐侨器资清方基宇高邃
孜孜体国不以得失贰其心;
恂恂守道不以贫约累其守。
朝廷畀之祠禄,虽已表其廉靖,而尚淹家食未见于用。
奉议郎通判潭州军州李燔学精而识明,行安节和
庐山之阳,坚苦刻厉,守其师朱熹之说,若将终身焉。
尝除职事官,乃自诡民事朝廷嘉其靖退特旨改秩
虽云旌别,而佥论所属,盖不止此。
从政郎刘宰秉心静夷,迪德平正,居官尽瘁不求人知。
行修于家,学修于乡。
人有缓急,必从扣问
事有曲直,必从取正
今久不到选,抱材里居
臣谓此五人者,或蒙朝廷擢用寘之华近,则正学直道随事救药不惟有补于时,而清规亮节表表朝端,亦足以彰好示俗。
此于初政关系匪轻。
臣今所举,皆是事实,后不如所举,臣甘坐谬举之罪。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