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致堂先生胡公斐然集序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五、《斐然集》卷首、《南宋文录录》卷一六
长沙吴德夫间为予言,胡明仲学业行谊为世楷则出一编书名《斐然集》以授予,曰:「其为我广诸」。
予识之弗忘。
后守广汉,将以刻诸梓,或疑其议服一事,久未能决。
厥二十又七年,予归南迁起家渡泸,叙州冯侯邦佐已刊之州府求一冠篇
予又取而孰复之,盖公自游庠序已深诋王氏,专尚关洛诸儒之学。
宣和三年进士教授西京国子监,与忠献张公同被荐召,入校中书
靖康改元金狄入寇,与张公为当路策守禦甚悉
京师围解,始得省亲荆潭。
建炎再造,首以记注召还,极陈半年三诏不同,次论七事六条利害娓娓万言
如必罢和议,必用君子,必退小人,必明赏罚必固本支,必建藩辅,必择守令,必讨盗贼大抵监耿、李、汪、黄误国不可再。
引谊劘上往往有敌己以下所不能堪者。
高皇帝虽听奉祠,而简注不忘。
既狩钱唐申命记注,首论四维不张,惟利是从,利在粘罕则欲释怨以悦其心,利在刘豫则欲友邦以通其好,文定亟称其得敷奏体。
张公以右相视师,尝议遣使公辩遏坚恳,至谓堂堂天朝相率而为夷虏之陪臣,盖视胡公邦衡后日之疏有过之
乡,兼掌书命,如追废王安石配食孔庙,追谪章、蔡诬谤宣仁后褒表谏臣等事高文大笔大抵皆公发之。
赵、张去而再相,则公远徙炎荒,几陷五十三家罗织之狱,至后得复官还里。
迹其平生任重道远之死不渝,实由文定为之父,仁仲为之弟,讲之家庭者固如此
至其述《崇正辨》以辟异端,纂《伊洛绪言》以阐正学著《论语说》以明孔门传授之心粹,《读史管见》以抉《资治通鉴》数千百年褒贬之实,最后诸葛武侯以寓其讨贼兴汉之初心
盖公自宣、靖、炎、兴四十年间,虽颠沛百罹始终一说所以扶持三纲者,其不谓大有于斯矣乎
公辅之请,摘其关于世教者著于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