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魏府君天祐墓志铭嘉定七年七月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七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始余丱角知公端人也,尝欲从之游。
既冠,偶又与偕试于春官,见其粹明而平实,则又知为纯体笃践之士也,由是为敬益加于前。
一行作吏,涉艺荒浅,不得与之相周旋
逮还自策府,以汉嘉印绶里居,即为书币致公。
暨守汉守眉,除馆以舍之。
望其容色辞气油油翼翼使人滞吝之意消;
验之不睹不闻,则懔乎若有临其左右者;
其所安,则剥落枝叶玩心高明无所滞碍
由是将尽舍而学焉,而公不起疾矣。
呜呼
非公之学前后浅深,而余之知公之晚,是故余今昨是非之候也。
资性端靖不妄言笑
少与伯氏天启齐名伯氏早与计偕,公年四十有六,始以词赋里选,累举不利,当以恩补官,公辞不受
于是年七十矣,益大肆于学,圣经贤传历览博究,又即夫河雒正传以上洙泗之源,历历乎其独得的然亡所疑也。
旁及百家异同之论、二氏放遁之词,贯融异同,揽摘精粹
逮乎日迈月征,阅天下义理熟,春华秋月登山乱流草木枯荣岁时代谢山川之流峙,禽鱼飞跃触处呈露会心适意陶然怡然,盖举世之可悦可无以易其乐者。
余时在旁,则相与命酒张饮啸歌夷犹
往往余去,拊卷独会,援毫疾书,短楮横轴寒灯细字兀兀穷晨夜不能置。
或谓迂阔事情,或讥其汎滥于老释,而公融液摆落,人盖不及尽知,虽与公同生长于乡者,亦鲜克知之也。
燕坐,辄缓声微吟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或问之,则曰:「学者须是识得到此地位,方是极至」。
其在眉也,一日忽诀余曰:「余殆将死矣,姑听余去」。
余曰:「公奚为是言也」!
不可
仲朔去之日,公执余手而言曰:「才知有馀者其陷溺深,吾子勉诸」!
又曰:「高南叔西叔待阙廷有日矣,余虽形神彫谢,尚能勉赠其行」。
案上视之,则古诗数十韵历历朝廷大议
明日余论鬼神昼夜之蕴,又明日忽书纸曰「死生事大,惟当澄心静虑」等语,凡数十言,末又及孟氏六等之序。
明日则已溘然去矣,盖嘉定六年至之日丁卯也,年八十有二。
呜呼,今复有斯人矣乎
莫切于饥寒之厄,莫大死生之变。
公以伯氏搉酤不登荡产以偿官负,终其身约居不以累其守,泊如也。
将死之他日,虑澹气夷,切切然以讲学为事
暨将启手足,无一语家事
呜呼,是复有斯人矣乎
子仲许将七年七月乙酉,葬公于县之善何乡圣亥山之原。
先事,求余铭。
噫,非余谁宜铭者!
乃叙其世。
公邛之蒲江人姓魏氏讳天祐字德先
曾祖考□□,祖考大临,考□□,妣□氏。
元配邑人吴氏,继室同里费氏,皆先卒葬。
二子男:仲许、谦孙。
二孙男:东震祖传
谦孙之卒,无后公命祖传之子
孙女一人
曾孙二人
公平不事造请,居县之十里许,郡县长吏至必加延访荐绅大夫过其门者必即之。
最后郡守潼川漕臣张公师夔以公安贫守道闻于朝,未报而公卒。
世谓才难,固也,孰知亦有抱道怀德白首不见知者邪!
公平论著有《语》《孟》《中庸》说、《卮言》《、赘言》、《信心编》、《自信编《、》鸡肋编》、《日录诸书及《汉议》、《唐鉴》、《十国志》、《国朝史纂》,今藏于家,余将为裒次以广其传焉。
铭曰:
大块噫兮推移聚散同体兮又奚疑。
羡生怛化小智之私。
全而生兮,全而归之。
公则奚憾,余畴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