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承奉郎致仕李公侨墓志铭嘉定十四年十一月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五、《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七三 创作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
国朝士大夫为臣而归,有谢辞祖饯之礼,若朱昂王周李东之、李受公卿以下皆为赋诗,则又汉庭饯客之所未有
然而昔之去者,大抵位高而宠极,禄厚而家温,其父祖襚印廞爵、其子孙重侯叠组者也。
不然,则韩文公所谓贺问未归,吊庐已萃,未燕于堂,已哭于次」者也。
不然,则三马食曹而作宜去之书,一龙禅宋而兴归来之叹者也。
乃若奋身寒苦,老不待年恩宠漏泉,歌诗载道,则自临邛李公始。
公讳侨,字德秀
早从方舟先生公石、寂通先生宋公兴游。
考卒,诸弟事公如师。
仲氏何贡于乡,厥三年公与叔氏民彝继上,而民彝进士
公以索居得肆力于学,昼诵夕惟,凡十有六年刘起居光祖始拔公于类省试
明年擢第廷中,授司户成都,以禄不逮亲,愿上所得官以爵考妣朝论谓非故事不可
光宗皇帝御批「其志可嘉」,特依所乞,其训词谓「非追远报本不解于心者不能」。
于是公年五十有四,赠考迪功郎、妣孺人,仍赐公初品官
公卿百执事荣其行,歌以送之。
宰相为摘上语,名所居堂曰「嘉志」,郡表其宅里曰「节行」。
十年成都京悱、又十年眉山史公亮天应,皆援公以请,诏悉如故事,而二史特官从事郎。
先是宣献楼公钥为公草制,且尝为诗,及是秉政,尚述前事以饯二史而公之节益著。
公有别业白鹤山下,为小室曰「枕流」,号「枕流居士」。
前后镇蜀者率致书币,咨以阙失太守下车首加存访
长沙吴公猎荐士五十馀人,以公为首
部使者李公兴宗继以名闻,诏特转承奉郎
公笑曰:「身既隐,焉用文之」?
屏迹田里,宾至无门者,虽晚进末艺缓急请叩,率容接无厌斁。
公取蒲江谢氏,先公五十五年而卒。
萧然一室领袖群从内外千指无私烹炊,无疾步大声
启居以时食饮有节,尤致严于宾祀。
从子连案,食共器,教养均一
用谦与宾贡,履登世科,公虽喜见词色所期不止是也
一日跌伤,久又苦气淋,遗命不过三寸,歛止时服一衾,丧从约,葬从速,毋徇俗佛老供。
嘉定十有四年十有一月丙子卒,远近民士吊哭不绝
公系出唐曹恭王,繇唐入,家成都
治平间蜀州新津县
曾大父安道
大父泽,游学辟雍,以恩得官监酒邛州,又徙邛。
父證,累赠通直郎
大安人廖氏。
之子用常、孙男愿卜十一月壬申葬公于磐石孝义里癸山,甥叙守文侯诚之为状其行,以属铭于了翁,会君命召,不克铭。
用常又以书请曰:「凡书太史氏之策皆有彝品,惟士以节行则例齿于达官,子非忘诸」?
愧谢,既为登诸史册,又志而铭之曰:
刘起居之诔曰:「公之归盖伤夫三纲五常扫地,而士不尽知其心」。
制置使崔公与之亦曰:「举世鼻息,于中独醒」。
然则公之进退存亡其所关甚重而不轻。
是为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