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九峰先生蔡君墓表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九○、《西山文集》卷四二、嘉靖《建阳县志》卷六、《经义考》卷八二、《南宋文录录》卷二四、《宋元学案补遗》卷六二、六七、《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卷一
君名字仲默姓蔡氏西山先生子也。
先生尝特召,坚辞不起,世谓之聘君云。
聘君师事朱文公,而文公顾曰季通老友也,凡性与天道之妙,他弟子不得闻者,必以语季通焉。
异篇奥传,微词突义,多先令讨究而后折衷之,故尝辑其问答之辞曰《翁季录》者,盖引以自匹也。
是时西山名闻天下,君之昆弟自胜衣趍拜,入则服膺父教,出则从文公游。
文公晚年训传经略备,独《书》未及为,环视门下生求可付者,遂以属君。
洪范》之数,学者久失其传,聘君独心得之,然未及论著,亦曰成吾书者沉也。
君既受父师之托,廪廪焉常若有负,盖沉潜反复者数十年然后克就。
其于《书》也,考序文之误,订诸儒之失,以发明二帝三王圣贤用心
洪范》、《洛诰》、《泰誓》诸篇,往往先儒未及者。
其于《洪范》数也,谓体天地之撰者《易》之象,纪天地之撰者《范》之数。
数始于一奇象成二偶,奇者数之所以立,偶者数之所以行。
故二四而八,八卦之象也;
三三而九,九畴之数也。
由是八八而又八之,为四千九十六,而象备矣
九九而又九之,为六千五百六十一,而数周矣。
易》更四圣而象已著,《范》锡神禹而数不传
后之作者,昧象数之源,窒变通之妙,或即象而为数,或反数而拟象
洞极有书,潜虚有图,非无作也,牵合傅会自然之数益晦焉。
嗟夫
天地所以肇,人物所以生,万事所以失得莫非数也。
数之体著于形,数之用妙于理,非穷神知化者,曷足以语此!
君于二书阐幽发微至于如此,真不愧父师之托哉!
庆元初伪学之论兴,文公以党魁绌,聘君远谪舂陵,君徒步千里以从。
九疑之麓,最楚粤穷僻处山川风物悲凉惨怆,居者率不能堪,君父相对,独以理义怡悦浩然湘累之思、楚囚之泣也。
聘君不幸贬所,复徒步护柩以归,有遗之金而义不可受者,辄谢却之曰:吾宁随所止而殡,不忍其先也。
时年仅三十,即屏去举子业,一以圣贤为师。
平居仰观俯察默坐终晷瞭然有见天地之心、万物之情,反求诸躬,众理具备,信前圣之言不予欺也。
聘君尝著律吕书,演八阵图,皆为文公所叹重,然学者鲜窥其微。
间以叩君,毫析缕解使人洒然无疑
象纬运行阴阳向背历历如指诸掌
其志以经世综物自任,而道与时违,遂指山林归宿卜居九峰邃奥重掩,虽当世名卿物色求访将以用,君不屑就也。
其文长于论辨,诗早慕太白晚入陶、韦社中。
至其吟咏性情摹写造化,则又源流文公《感兴诸作非徒以诗自命而已
某之生也后,不及聘君床下,而喜观其书。
嘉定中,始见君后山未几过予洪都之郡斋,留止数月,暇则相从质问得所未悟。
三年,将之潭,诣君以别,户庭洁幽,竹树茂美,如适君平子陵之居,伯季联席衣冠伟然,若图绘中见古人物。
李敬子公晦、蔡元思继至引觞命釂名论迭发,杂以辨争竟日散去,未知别离之可重也。
比年退处念一相从芦峰幔亭间,迄不可得,而坐中如君公晦父皆不复存,然后一日之会为千载之诀,其亦可悲也。
夫君之没,实绍定三年五月壬辰,年六十有四
是月甲寅,葬九峰东原
始君之名若字,文公实命之,欲其潜心体道,默而成之也。
君长子生,复命之曰模,欲其循法履度,动与道合也。
公之属君父子者如此,君既克佩师训,模亦进未易量。
次子抗,以明经进士第,馀亦嗜学有立
蔡氏自牧堂老人道术名,西山大之二昆相与阐明之,然皆湮沦弗偶。
以为蔡氏恨,予曰不足恨也,鲁之曾氏自蒧以后未尝仕,而圣师与其志,道统得其传,至西犹羞比管仲,是其所得多矣。
汉陈仲弓子孙继隆贵,然公惭卿,卿惭长,位高而名益下,君子病之。
若君之家学渊源河洛羽翼鲁邹,繇祖暨孙,先后一辙,言学之有本者必推焉,此其可贵,岂区区人爵比乎!
君之言行,予友黄君自然状之,模复谓予表其墓,予不得辞也,故为叙其梗,俾刻之石,后之君子其尚有考于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