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昌巽序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二、《鹤林集》卷三六
绍定壬辰临邛进士王昌东父访余于秘馆寓舍
嗒然其形,峭然其容,袖出一纸之书以相告曰:「太学首善之地而夫冕服之章全不如古,是可惧也」。
先是,蜀珍来贡京师谨愿问禁修姱问俗,锐于决科者问时务、问套类。
子独味众人所不味,方且周旋名物度数之间,则子之问其大矣哉!
古者天子十有二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在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六章在裳。
至周而设日月星辰于旂,登龙与火于山,宗彝之上,衣绘裳绣仅有九章而已
孔子,周人也,自宜服周之服,而今乃被之以有虞氏之章,此则东父之所疑也。
东父亦尝上下古今出入经传细考之欤?
《易》言「垂衣裳」,「取诸乾坤」。
《礼》言「黄帝黼黻大带」。
《书》言「予欲观古人之象作服」。
所谓「观古」云者则象十二章盖自黄帝以来有之,不但有虞氏之制也。
冕服九章,经无明文
郑康成注「司服」,独援三辰旂旗之说,厥后以为定制
杜注《左氏》,贾疏《周礼》,范志汉舆服,皆本康成,而不知康成实自叛其说也。
按《礼记·郊特牲》云:「王被衮以象天」,康成于其下释之曰:「谓有日月星辰之章」。
则是三代衣服十二章矣。
若以三辰专绘于旂,而龙以下皆绘于服,则《仪礼》曰「天子大旂升龙降龙」,《周礼》曰「交龙为旂」,《礼记》曰「旂有十二旒龙章而设日月」,则龙亦画于旂矣。
如此说,则十二章之物缋于衣服,亦缋于旌旂也。
可以康成之说为准乎?
康成又谓:「天子升龙降龙
公衮升龙,有降龙」。
是又不然
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则公衮亦有升龙矣。
大抵天子与天地参上衣下裳天地之制也;
玄衣纁裳天地之色也。
日至星辰,在天成象者也;
自山黼黻在地成形者也。
九章去其三,登其二,恐于法象之间犹未备也。
国朝自虞周,下及汉、唐崇礼考文订讹刊误,于夫子冕服之制,尤为加详。
大中祥符间,则欲用上公之制;
熙宁崇、观间,则欲用天子之服。
衣服令》所载与议礼局定章数,又各不同焉。
远言湮,礼文残缺,寓诸记载者,皆不可得而详,不但冕服然也。
古者主位东向配位南向而今先圣先师则位向皆相背矣。
古者席地而坐,用簋而飨,而今之塑象簠簋高下不相接矣。
大晟合乐,纯用伶官,非颁乐之意也。
谒庙焚香杂用礼物,非燎芗之义也。
曾子子思不曾侑食濂溪横渠诸子不及从祀,而王弼王安石其祀犹故也。
胡安定置治道斋,曾未讲行
程伊川观光法,略不遵用
蔡京所定三舍法,则牢守不易也。
南渡以前士大夫不用轿,故温公云:「不以人代畜也」。
而今则无一人不乘轿矣。
宣和末京师人行道间犹著冠带龟山初仕,亦以此行礼而今出门便从省服矣。
书启代贽,今下谀其上也;
制诰代言,今君谀其臣也。
甚至衫以紫,靴以皂,拜以舞蹈,燕以歌吹,上而宗庙朝廷,下而庠校党塾莫不恬于耳目之陋,以为当然
东坡尝谓:「今之礼官,皆自牛背上来」。
晦翁亦谓:「以今人律之先王之礼,则今人为山野鹿」。
予方伥伥无所质正,故因冕服之问,试举其略,请归而问之鹤山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