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孝宗洪遵吕蒙正所言君子小人之失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三、《鹤林集》卷一五
绍兴三十二年侍读洪遵进读三朝宝训》,至太宗,问:「君子少,小人多,何也」?
吕蒙正曰:「此系时运盛衰
邦国隆盛,则君子道长,及乎将衰,则小人在位」。
上曰:「吕蒙正所言君子小人时运盛衰,朕以为不然正在人君如何耳」。
臣尝伏读国史历观君子小人消长进退
其所互相排斥者,大略四变
元祐初司马光为相,登用正人屏逐群小王岩叟八疏论章惇刘挚九疏蔡确孙觉七疏韩缜苏辙吕陶孙朴朱光庭五疏安焘
如京、如卞、如布、如惠卿,诸贤攻之亦不一疏
其间或有参用熙宁旧人,以绝异朋党之祸者。
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
故其始也,号曰君子攻小人
司马光死,吕公著老,大防相继秉政,而议论之偏,君子自相矛盾矣。
吏额细事也,而主者攻大防,主大防者攻
歌哭戏语也,而主颐者攻轼,主轼者攻颐。
向使大防融以善意无隙可乘,则何由有秦汶分朋之讥?
轼与颐开布真诚而无衅之可入,则何由有川洛异党之谤?
异时八关五鬼之号,彼执我仇,仇者反得以议我矣!
故其末也,号曰君子攻君子
绍圣初杨畏引用王氏之党,而元祐之君子孤矣。
李清臣倡为绍述之号,而国家正论变矣。
张商英始攻元祐大臣也,榜朝堂者凡十五条;
翟思之攻正人也,乞追降者凡十四士;
郑雍杨畏之攻刘挚苏轼也,具党人姓名者凡三十辈。
黄庆基洛党虽衰,川党复盛;
周秩大防恶党半已出外,半犹在京。
甚至岭海之臣,欲重镌责墟墓之人,亦复追仇。
前日之去小人何其恕,今日之逐君子何其惨!
故其初也,号曰小人攻君子
章惇入相制词,布所草也,而因进拟之失,布倾之。
安焘执政惇素所善也,而因驳议之多,排之。
从臣之议,布既倾卞;
皇储之议,蔡又倾章。
一人也,蔡主序辰,章则主镗;
一人也,章恶嘉问,蔡则恶种。
章、蔡由是不盛矣。
虽迹在元祐,心在熙丰,以杨畏捭阖,终不免于斥去
在元祐则尽更元丰之所守,在绍兴阴匿元祐之所为,以许将硕望,犹不免降黜
权势相轧浇薄互煽。
至于平日以兄事人不得使之入京,以子事父而不得使之久于其位。
故其终也,号曰小人攻小人
夫君子之道既消,小人之去既尽,不得已倚用庸人,则如人一身受病参苓乌喙既已屏去,而复命无恒之医,下不对病之药,其何以起民痼而延国脉哉?
故尝以为元祐之初,如五阳之《夬》;
元祐之末如《同人》之吝;
绍圣之初,如五阴之《剥》;
绍圣之后,如二女之《睽》。
若使元祐而听程颢自分党之说,则必不重贻绍圣之害;
使绍圣而用陈瓘无所偏重之谕,则必能参用元祐之人。
国是既明,人心归一
正人必不指邪人为朋,邪人必不指端人为党。
中原之祸,亦冥消于转移之间矣。
观乎此,似若关乎气运盛衰者,而我孝宗皇帝高见远,乃谓正在人君
猗欤盛哉
诡怪,行大中,实有赖于皇极之主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