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斋记 南宋 · 陈耆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九、《筼窗集》卷四、《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五
天地之间千变万化,得失成败,是非荣辱,如鱼鳞,如猬毛,相摩相激,不知其息。卒然遇之,则足以使人喜,使人悲,使人疑愕而惊悸。有能壁立不动,而高视物表者,兹不谓之气乎!气之所在,不三事而贵,不九鼎而富,不松柏而寿,不花卉而荣。盖惟己大物小,而天下莫之能入也。然是气也,不可以强索,不可以伪假,强索者枵,伪假者败。故莫若求其所以气。夫气非能求之为难,乃得其所求之为难。人莫不有是浩然者也,而或至于苶然愦然者,求之于外而非内也。求之于外而非内,则必至于客搏主、子贼母,终日求其浩然而不能浩然也。夫有义理之气,有血气之气,义理之气不怒而威,血气之气怒而不威。怒而不威者,气益纵益小;不怒而威者,气益平益大。今欲求其所以大,毋欲速,毋搏虚,主敬以为根,立义以为的。羹墙焉,参衡焉,日周流乎是理之中,而罔敢逾越。迨其久也,完粹纯熟,正大高明,如养桐梓,日化月长,而植者不知。则所谓浩然者,于是乎在。夫然后可以达,可以穷,可以乐,可以忧,可以谀誉,可以谗毁。盖物之戈戟相向者千万,而我不二。物胜我邪?我胜物邪?郡博士姚君以「浩」名斋,而徵记于予。予役役酬世,未知操存之诀,自谋不暇,而胡能有益于博士?姑诵所闻,求发药云尔。以博士之气,而又求其所以气,行于天下,其为浩也孰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