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三陆先生祠堂淳祐十一年三月 南宋 · 包恢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四、光绪《抚州府志》卷一六、象山先生年谱、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六、乾隆《临川县志》卷二四、同治《临川县志》卷一六
正学天下,而有三先生焉萃在一郡一家,若临川陆氏昆弟者,可谓绝无仅有欤!
梭山宽和凝重复斋深沉周谨象山光明俊伟
此其资也,固皆近道矣;
若其学之浅深,则自有能辨之者
梭山笃信圣经,见之言行,推之家法具有典刑
虽服先儒之训,而于理有不可于心者,决不苟徇
如《太极图说》以无极乃老氏之学,周子通书》与二程未尝言及「无极二字以此三公皆知为非,此其所见之卓过于人远矣。
象山乃兄固多未合,独此深相契,则其学可知矣。
惜其终于独善,而不及诸行事之著明尔。
复斋少有大志浩博涯涘观书无滞碍,翻阅百家昼夜不倦
自为士时,已有称其得子思孟轲之旨者。
其后太学一时知名士咸师尊之,则其学可知矣。
又惜其在家在乡,则仅可见者,辅成家道修整备御湖寇侵轶
其先学录,后为教官,则虽可见纪纲肃而蠹弊之悉革,诚意孚而人心兴起,然其为海内儒宗道德天下之望,而恨未得施其一二尔。
若夫象山先生言论风旨发挥施设,则有多于二兄者。
自幼时已如成人,渊乎似道,有定能静,实自天出不待勉强
故其知其生知,行若安行粹然纯如也。
盖学之正非他,以其实而非虚也。
先生尝曰:「宇宙间自有实理,此理苟明,则自有实行,有实事
实行之人,所谓不言而信」。
又自谓平生学问惟有一实一实则万虚皆碎。
呜呼
彼世之以虚识见、虚议论,习成风化,而未尝一反己就实,以课日进月新之功者,观此亦尝有所警而悟其非乎?
夫道不虚行,若大路然,苟得实地而实履之,则起自足下之近,可达千万里之远。
如曰涓流积至沧溟拳石崇成太华,亦由是尔。
自仁之实推而至于乐之实,自有乐生乌可已之妙。
其实可欲者善也,实有诸己者信也。
善信充实有光辉焉,则其实将益美而大,是诚之者人之道也。
由大而化则为圣,而入于不可知之神,是诚者天之道也。
此乃孟子实学可以渐积而循至者。
然而无有乎尔,则亦久矣
先生论学者之知至,必其智识超出乎千五百年间名世之士,而自以未尝少避为善之任者,非敢奋一旦之决,信不敏之意,而徒为无忌大言也。
盖以其初,实因深切自反灼见善非外铄,徒以交物有蔽,沦胥以亡,自此不敢自弃
是其深造自得实自孟氏,故曰孟氏之后至是始一明,其谁曰不然
四方闻其风采学者辐辏
先生明于知人,凡所剖决洞见肝肺,所针砭必中其膏肓以是随所发明,类有感动,觉其良心而知其正性者为多。
然则学真可质鬼神无疑,俟圣人不惑者矣。
昭昭如是岂其间有疑惑焉,殆若不可晓者,是又乌得不以致其辩欤?
且道义之门自开辟以来一也,岂容私立门户乎?
故其说曰:「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曰:「学者惟理是从,理乃天下公理,心乃天下同心
颜、曾夫子之道,不私夫子门户夫子亦无私门户
与人为私,商也」。
曰:「此理在宇宙未尝有所隐遁天地所以天地者,顺此而已
人与天地并立三极安得自私不顺此理哉」!
先生之学,乃宇宙达道明矣,而或者乃斥以别为一门,何耶?
释氏之说,自开辟以来无有也,岂非横出异端乎?
故其说曰:「取释氏圣贤而绳以《春秋》之法,童子知其不免」。
曰:「今若徒自形迹词语间辨之,乃彼所谓职业
要其为不守正道无复毫发近是者矣」。
曰:「方士禅伯真为大祟,无此迷惑,则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乐可量哉」!
先生之学,非释氏邪说亦明矣,而或者指以为禅学,又何邪?
穷理也,则曰:「积日累月考究磨练,尝终日不食,而欲究天地穷际终夜不寝,而灼见极枢之不动。
积候以考历数,因笛声以知律吕」。
复斋尝问其用功之处,则对以在人情物理事势之间。
尝曰:「吾今一日所明之理凡七十馀条」。
曰:「天下之理无穷,以吾之所历经者言之,真所谓南山不足以受我辞,然其会归,总在于此」。
与徒研穷方册文字之中者不同何不知者反谓其不以穷理为学哉!
读书也,则曰「古人为学即是读书」,而以「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之反说为證,以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虚说为病。
平昔精勤,人所不知,惟伯兄每夜必见其观览检阅不辍
明烛四更不寐,欲沉涵熟复切己致思,欲平淡玩味冰释理顺
此则与徒乾没训诂章句之末者大异,何不知者反妄议其不以读书为教哉!
抑或谓其惟务超悟不加涵养、不求精进也,曾不知其有曰:「惟精惟一涵养如是
学之正而得所养,如木日茂、泉日达,孰得而御之」?
曰:「虽如颜子未见其止。
易知易从者,实有亲有功,可久可大,岂若守株坐井然者」!
则如彼或者所谓者误矣。
或谓惟尚捷径而若无次第,若太高也,曾不知其有曰:「学有本末先后,其进有序不容躐等
吾所发明端绪,乃第一步所谓升高自下也」。
曰:「天所与我,至平至直。
此道本日常行,近乃张大虚声
无尚虚见无贪高务远」。
至有一二问学者,惟指其尝主持何人词讼开通何人贿赂折之,曰:「即此实学」。
如或者之所谓者又误矣。
独所大恨者,道明而未盛行尔,故上而致君之志仅略见于奏对
惟其直欲进于唐虞,复乎三代超越汉唐,此乃朱文公称其规模宏大源流深远,非腐儒鄙生之所能窥测
语意圆活,混浩流转,见其所造深而所养厚也。
下而泽民之意,亦粗见于荆门
惟其正人心为本,而能使治化孚洽人相保爱至于无讼,笞箠不施,虽如吏卒,亦勉以义。
此乃识者知其有出刑政号令之表,而周文忠以为荆门之政可验躬行之效者也。
其所用者有限,而其所未用者无穷
先生以道之广大悉备悠久不息,而人之得于道者多寡久暂之殊,是极其所志,非多且久未已也。
故自志学而至从心常言之,志所期也。
呜呼
假之以年,圣域固其优入,而过化存神上下天地同流功用非曰小补者,亦其所优为也。
孰谓其年仅踰中身而止知命哉!
溯其旨,与梭山未同者,自不嫌于如二三子不同有同
复斋,则初已是其说于鹅湖之会,终又指言其学之明于易箦之时,则亦无间然矣。
逮论其文,则尝语学者以穷理实则文皆实,又以凡文之不进者由学之不进。
先生之文即理与学也,故精明透彻,且多发明前人之所未发,炳蔚如也。
梭山讳九韶字子美
复斋讳九龄字子寿谥文达
象山讳九渊字子静谥文安
郡学旧有祠,未称也,今郡守国之秘书叶公梦得下车之初,士友请易而新之。
公即慨然曰:「果非所严事也」。
乃命郡博士赵与辀相与谋之。
旋得隙地于学之西,遂肇造祠庙三间,翼以两庑,前为一堂,外为四直舍,又外为书楼,下列四斋
横开方地地外竹间结亭。
内外毕备,祠貌甚设,皆前所未有也,庶几严事之礼欤!
左侑以袁公燮,以其为先生学而司庾于是邦,且教行于一道
次侑以傅公子云,以其为先生所与,而尝掌正于是学,且师表后进
叶公得傅公之传,而自象山者也。
祠实经始淳祐庚戌之季秋至仲冬落成
自是厥后,祀斯祠、登斯堂者,如亲侍三先生焉,其不跃然有兴乎!
及门升堂入室,其不有等第而进者乎!
叶公以恢之先君亲师先生,而必尝有闻于侍下,以记下属
辞之不得,乃冒犯僭越而述所知如此,亦或庶几可以考其渊源大略欤!
淳祐辛亥三月望后学某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