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九月第二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四、《铁庵集》卷一
端平亲政之始,一二年间,臣咨夔、臣遂为御史,臣德秀、臣汝谈为翰林,臣𡌴、臣、臣重珍、臣清叟、臣□为讲读,皆极当世之选,副四方之望,天下至今□为小元祐也。
其召而不至者,独与之、长孺、宰耳。
今逝者已矣,其存者或以保身去,或以议不合去,或以内相攻去,回顾在廷,无一留者,主张人才之地,宁能不动心乎?
或曰群贤翕聚,所成何事
然奏篇具在不知能尽用其言否?
或曰群贤气禀各有所偏,然大体纯正不知能尽用其长否?
今天下之所谓巨奸大黠,自数人废放之外莫不小有材收之,此天不绝恶之仁也;
当世所谓一代之望者反以小有偏弃之,岂天所以生贤佑国之意耶?
方当陛下寤寐思贤加惠存殁,凡见扼权奸者如陈宓李燔以次七人犹且悼惜遗忠褒表往行,今其幸见天日顾乃委而远之,臣恐后之伤今,犹今伤昔也。
臣愿陛下更化初意,加乐善诚心,起流落旅寄之贤,还谟明弼谐之任然后众贤而聚之朝,其未召者以礼招之,其召而未至者以义责之,其至而将用也以诚与之,庶几其乐为吾用也。
若夫内而群工百执事,岂无可取节者,愿陛下成之
外之宣力四方,岂无可尊朝者,愿陛下博采之。
其最大者择相一事,昔有咨之畴庸、有察之国人者,不可厚诬斯世无人
陛下深思之,熟筹之,将见如郑之词命分责,而楚知其未可动,晋之江伟人,而秦知其未可图,尚何狂鞑之足虑哉!
不然朝廷之才日散,天下望日孤。
陈瓘有言:「近观天时人事,必有变更,虽有材德未必上下之望,殆难济也」。
每味斯言,俯仰感叹,惟陛下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