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心田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二、《铁庵集》卷三六
凡屋必三间香山老亦然
推此皆奇数,今两之,又画其半若田字,名以心田
番禺都会,余才短治剧据案午刻,申复出不为疲。
有请南轩公退静坐法,乃度正堂后东隅屋间四,一肃宾,一观书,其背以食焉、以息焉。
窗几皆明敞花石亦粗列。
为庑二,前小扉,后庖湢。
巷其西以穿之,一掩扉则吾事具矣。
外夹竹径晚步山林兴,非独忘其劳,殆不知身之在高牙画戟中也。
大哉心乎!
统万理,贯万事定者应之本,感者寂之用,出而据案酬酢,入而静坐观省,心未尝不在腔子里。
心田亦思之义。
昔有作精思亭者,有作退思岩者,有蹶起盛服端坐天下事者,有以所为事,露香白于天者,同一方法
学与思相半,知与行并进不为茅塞,不助苗长方寸地耳,而十四州四十县荒崖绝岛之滨,穷阎败壁之下,罔不周一念起处
善者培其根,非者锄其萌,如农有畔,行无越思,思始图终,恐隳于成。
或谓真定遇事必亲,作养真亭不曰精神,而曰清策虑,其留镇五年与今同,则余岂敢
寡过已幸,归田得请,则吾菟裘之营如之。
僚友同伯甫,知心者,延坐其间,求一转语,乃曰:物各具一极,昔贤卜筑,有两柱四柱云者,今柱三,自中视之四面皆同,有三才之义;
其中一柱则极也,四门之枢系焉,运用阖辟,靡不自极中出
语甚精美有以发余之不及
既而皆笑曰:形者心君之寄,屋又寄所寄者,筌蹄足言
相与极论其妙,而深原其归。
无限量,六合八荒往古来今,皆可至;
矩度四勿九思庸言庸行,皆当谨。
先儒有言自古放心圣贤况于学者用工从何入?
操存,必克治,使虚灵知觉常惺惺活泼泼以至于乐则生、生则乌可已之域。
一言以蔽之曰敬。
遂书以为心田说》。
同伯甫,醴陵杨公大异
余,莆田方某德润甫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