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兵部侍郎内引劄子 南宋 · 袁甫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三二、《蒙斋集》卷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五
臣愚朴野投迹山林自知无补当世陛下荐加趣召,臣前后控免屡矣,而陛下迄不俞所请者,岂以微忠粗有可采耶?
今兹勉策羸躯,复觐清光,亦愿一吐真忱图报陛下于万一耳。
臣闻激烈而言天下事,固臣子爱君之忠;
涕泣而言天下事,尤臣子忠爱之切。
何则
居安而思危,处存而惧亡,慨然激烈之论,以耸动人主之听,是固可以言忠矣。
乃若危中求安,亡中图存当事蹙迫之际,而祈哀请命于君父惟有涕泣而道之耳,又何止激烈之而已哉!
厥今江潮暴涌,荡陵我都邑旱魃为虐剿绝民命内则楮币蚀其心腹,外则强敌剥其四肢危亡之祸,近在旦夕陛下何为不省悟乎?
忧虑而后戒惧深,警策而后悔艾力。
臣敢涕泣以二语为陛下献:一曰一德,二曰塞邪径
而究其所以行此二语者,则在陛下真知省悟而已
何谓一德
臣闻终始不变之谓一,表里无贰之谓一。
当昕朝临莅之时,虽俨乎其斋庄,及内廷邃密之地,或弛然纵肆,则不可以一德矣。
陛下静观默察内隐诸心,吾之德一乎否乎?
听治朝而百辟耸瞻,御经幄儒生款接
当此之时,求一言之误,一动之愆,无有也;
及退而自便其私,敬心一懈,纯德或亏。
陛下曷为至于此哉?
所以潜移陛下之心者多矣。
何则
燕处之际,娱悦耳目声色尔,奔走后先便嬖尔。
是皆顺我者也,皆求媚乎我者也。
四方有败,彼则掩覆
天颜未怿,彼则宽譬
诱于易入,动于可喜湛溺其中,迷不自觉,视治朝经幄夐然不侔矣。
陛下博览古昔洞见成败戒谨恐惧者,国未有不治
荒淫逸豫者,国未有不乱
奈何不审决择,而反至于与乱同事乎?
陛下岂以禁严之地,设有过过行,人莫予知耶?
潜虽伏矣,亦孔之昭,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是乌可欺哉!
陛下自欺,奈苍苍在上林林在下者何?
所以涕泣妄言陛下未能消天变、孚民听服远人者,皆秉德不一所致也。
何谓邪径
臣闻以义交者为正路,以利合者为邪径
正路迂而易壅,邪径捷而易趋。
为人主者,躬帅以正,谁敢不正
其有稍趋于邪者,痛惩而力遏之,天下悚然邪径不可由,其背邪向正也决矣。
陛下不谨几微邪正杂糅,旁蹊曲径,其隙渐开。
宫掖之秘,近习之亵,稍有一隙,则寡廉鲜耻群起而赴之,纷纷多门不可悉数
大凡公则必正,私则必邪。
当今之时,自上及下,由中及外,习以成风,牢不可解。
一言以蔽之,曰私而已
请托以私而行,贿赂以私而成,党与以私而固,恩怨以私而报,官爵以私而获,权势以私而倾。
私意之萌,陛下既有以启之;
私意之极,陛下又从而养成之
来自草野侧闻迩日邪径之开,难以枚举,其甚不忍闻者,且至于陛下圣德矣。
私意胜则利心动利心炽则邪径多。
邪多而正少,则导谀迎合日至,而忠言谠论落落难合矣。
其极也,不止于难合,将反为邪所胜,而正论矣,其何以为国乎?
将见寖微寖灭苍苍者愈怒,林林者愈怨,而陛下孤立于上,其为忧惧,又不止如今日矣。
所以涕泣妄言陛下未能消天变、孚民听服远人者,又皆邪径未塞之所致也。
夫此二说其实一原
果能秉一德,则邪径有可窒之渐;
苟不窒邪径,则反至于累吾之一德
故曰:惟在陛下真知省悟而已
臣曩侍经帷屡陈恳款,尝进心本不动之说,而陛下欣然嘉纳,且有学者之褒。
今复以省悟之说启陛下陛下试思,省悟谁欤
不知省悟者又谁欤
豁然明白了无凝滞,此正陛下本心也。
即此本心坐照是非的然,知夫晏安之必为鸩毒美疢不如药石
凡以甘言蛊我,以逸乐投我者,彼皆自为富贵地耳
一中其计,于彼则利,于我何益?
及乎危亡之迫乎其后自诒伊戚,谁复分忧
陛下省悟及此,则知一德不可以不秉,邪径不可以不塞也昭昭矣。
虽然,今当拯溺救焚之时,他无良策,而独持省悟之说,毋乃迂乎?
曰:人之未省悟也,犹醉之未醒也,梦之未觉也。
虽有良策,亦安所施?
一省悟则醒矣觉矣,良策乃可得而施矣。
然则目前之事,姑听其自败自坏,必待省悟而后救之乎?
曰:随事而救之,不过一事而止耳。
今日众弊胶轕祸乱方兴,何可以一事尽。
借使一害仅去,一害又生,源源方来,夫岂智力之所能胜?
莫若大正其本,尽悟前非
而今而后,奋乾刚之勇,毅然不屈物欲
开众正之门,确乎不牵于私意
勿置其身于安平逸乐之地,而常纳其身于忧危恐惧之中。
祖宗凛凛在天之灵,则为之长虑却顾
国家岌岌不可保之业,则为之痛心疾首
万姓沦胥阽亡之忧,则为之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罪己真切之意,格天虚伪之为。
薄海内外皆知陛下昭然此心,对越上帝然后大势可回,大业可固。
非独可以处暇也,虽急而无以异乎暇之整;
非独可以履常也,虽变而无以异乎常之安。
岂非一日省悟之机乎?
不然天下之事,殆未可知,而臣之涕泣,恐未有已也。
披沥忠肝不敢累牍,惟陛下留神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