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黄德远志铭1266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三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
里中有二黄君,缜字德玉字德远,辱与余游。
常语人,德玉余爱友也,德远畏友也。
德玉高科,早卒。
德远少与齐名,既弱一个名愈重,遂为乡先生三十年,门人著箓牒以数十百计,凡沾丐德远毫芒者多策名先登
德远虽未解褐,然齿宿而德尊,前后牧守礼下之如元夫钜人郡博士敬事之而不敢友。
表正泮宫甚久,一日若有不乐者,拂袖去。
久之国人大夫固请,乃复就职
德远始游淮浙,遍参诸老,学无常师
中年还里,闻复斋陈公宓瓜山潘公柄方兴洛学,二公师勉斋者,勉斋师文公者,德远北面执礼二公
与同十馀人集于复斋仰止堂旬日一讲,有口义
二公门人中尤称陈平甫黄德远顾君度君立
二师卒,德远同门友东湖书堂,请田于官,春秋祀焉,读约聚讲如师在时。
初,平舟杨公栋即学作尊德堂,以处习静刘公弥邵
习静卒,久无敢居者,后以德远继之。
涵江书院赐额,又兼山长一月三讲。
晚闻虚斋赵公以夫作《易通》,与之上下其论。
虚斋曰:「平生所得益友,惟德远耳」。
夏初寒热疾,既而有瘳,俄复委笃,犹勉东湖诸友接扶陈、潘一脉,且语诸子以埋辞属后村
德远生于庆元丙辰十一月十二日,卒于咸淳丙寅八月二十九日,年七十一。
先是星陨书楼之西,属纩雷雨之异。
所著有《四遗说》、《近思录义类若干卷,于诸子百家有《读略》、《续略》、《新略》,有《传习问答略》。
每谓史、《新唐书》皆未修之史。
尝借《国史二百卷,九阅月手抄读彻首尾,其专苦如此
不喜韵语,时有感兴,自谓得风人之趣。
两娶皆宋氏,故监丞公藻之孙,沙丞克刚之女。
前夫人名德麟字瑞甫,通九经及《前汉书》,工楷法
德远十有六年,逮事尊章,皆曰吾门增一孝女
德远读书不问生计,客至鸡黍不戒而具。
仲元八岁,命赋八韵日晡未就,笞之,其严如此
生于开禧乙丑四月七日,卒于淳祐壬寅四月二十六日年三十八,德远葬之于常泰里濑溪松峰后山之原,丙午冬也。
子男五人仲元壬子贡士
仲会、仲和仲固、仲稼。
女适刘直上、郭应植、宋怡寿。
子文翁,后䂬溪陈氏,登乙丑第。
男女三人
仲元等与后夫人奉德远之柩合葬濑溪
黄氏莆著姓唐御史之后,世有异材
德远曾大父衮,漕举进士
大父必彰,业儒积善
父汝守,以累举恩奉对,修职郎致仕
李氏,封孺人
仲元德远言行三千馀言,新进士郑献翁林栋德远高弟也,来致父师治命
嗟夫
古之人开径必有三益卜邻必有二仲,言孤学之陋不如相观之善也。
余长德远九岁晚归乡里,父行者万坟压颠,兄事者晓星残月比肩随如德远者指不多屈,今遂舍余而去,无复共语之人矣,岂不悲哉!
乃摭仲元所述之大者叙而铭之。
铭曰:
河汾氏,终身田里
虽无事业,见隋唐史。
《续经》、《中说》,百世以俟。
传之董、程,付之郊、畤
贤哉德远一布衣尔,著书满屋,讲学析理
谁谓君贫,贻厥以此
门有高弟,家有美子,吾铭必传,君未尝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