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平郡圃记 南宋 · 吴渊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八六、《退庵遗稿》卷下
姑孰郡圃视他郡为隘,自王冠紫微窈深神祠,又自李俦棘卿驻春为仗甲库,益隘甚。
岿然独存者惟近民堂,然创于淳熙间,已百馀年,屋老材腐,多支以木,居者每危压是惧。
旧对池之阳,脩可二十丈,中有官梅亭,跨以桥,水面才七八尺,少晴辄涸,虽名为池而实沟浍之弗若也。
乃凿而广之,灌以江水,作堂其上,扁曰「挥麈」,即刘丞相毕老诗中语也。
中为堂五楹,前为轩三楹堂后又为重堂五楹,扁曰「窈深」,复旧也。
池上三峰植桃三本李十八本、二十本。
既成适当仲春,试与客椅栏而观之,清漪绿涟,渺如一壑,轻波微澜随风四起,密藻丛生,小簪抽,柳眼已舒,渐露黄金之色,梅花虽谢,尚飘白玉之香,鸥凫翩翩而来龟鱼洋洋而游,恍然身在江湖之上。
若夫炎夏纳风,高秋宾月,冬曦煦背,寒雪眩目三时之景又可知,恨余之不及见而去也。
堂之东十馀步,即前所神祠
神主于静,贵于肃,乃宅于宴游之处,宾客骑从喧填优伶倡幻之亵狎,其为不静不肃毋乃甚乎!
于是移于帑库之侧,以其地为亭,前种梅三十本,后种一百个,揭倪正父文昌所书官梅扁。
官梅之后有隙盈丈,亦作小亭,植红药二坛,扁曰驻春
池之西亭午桥庄野处洪公所创。
公文章妙天下其所为记,至今脍炙人口,然屋实卑陋纵横寻丈,且岁久亦弊。
又为之创屋十一楹,中揭洪公旧扁,以为宿客馆宾之所。
于是太平郡圃虽不敢以为美,亦庶几可备政暇游憩笑语
或曰:子自开藩以来减租蠲赋,弛征代输,修黉宫,治书院,葺浮梁,整仓宇,居养济,皆当为而为,宜也
乃若园池亭榭毋乃不必若是乎!
余应曰:昔者艺祖皇帝开国,立考课之制,凡州县廨宇修废成毁皆书之,以行殿赏罚,今课历犹有存者。
莅官临政之馀,退休之所亦在不废,固圣祖神宗属望,而金科玉条之所许也。
柳子厚零陵县三亭记,以为气烦则虑乱,视壅则志滞,故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于以涤其烦而宣其壅,宜不可废于一邑,况郡乎?
郡圃所以作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