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郭府君太孺人吴氏行状 南宋 · 孙德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九六、《太白山斋遗稿》卷下
太孺人吴氏讳崇福
曾祖光,赠中奉大夫
祖行宣教郎
良骥朝请郎江东运管
世为温州永嘉人
初,浙右大家东阳郭氏,且嫁女必择名人胜士他日宜为大官者。
运管中第郭倩孺人运管季女也,归于郭,是为处士良显之冢妇东阁府君湜之妻。
明识强记读书大意,善笔札
其归也,姑叶夫人已殁,身任阃事,随缓急为忖,节秩有条有序
有事时节,朝夕供宾祭奉养
内外人数千指,承上抚下,咸尽其意。
其舅喜曰:「吾不以家为恤矣」。
又戒诸妇曰:「事我者当如此」。
戒诸女曰:「事人者当如此」。
乾道初,二三先生洛学东南,诸昆最先应和创开义塾,聘名士硕儒讲道议德,挟策裹饭相踵于门,亦延诸葛公于能、钱公文子主师席。
既为叶夫人高塘庵,即以为肄业之地,著录日众,费且不赀
孺人自出奁中物,裨助无靳色,人尤难之。
其得水心先生处士之墓,美其家用儒学,尊之至矣。
府君当家高塘生徒益集。
钱公得宰长沙,尚授业不忍去。
孺人尊礼儒生始终如一,郭氏之誉日隆
嘉泰末府君即世诸子未成立,女未遣送门户几不克立
孺人早夜生事,而委诸子于学,不以丝粟外事累其志。
尝求师于钱公,钱公属之叶公味道孺人所以待之者犹钱公也。
且辟危楼,扁曰「东阁」,宣献楼公书满屋,夜诵逮旦。
无何季子大璋升舍选,仲子救预浙漕计偕伯子樗亦乡举漕试选中。
报旗系道乡闾歆艳孺人慰意焉。
嫁遣四女,既得名公钜卿家,乃斥大室庐崇饰馆舍
绮窗疏户朱绿焕霍,绣岭绀池,俯仰映带,意甚乐之
暇时辄御软轮,约轻赍寻访西湖招集女子并逮族姻孺人皤然发白夷犹其中,亦知所以自娱其老矣。
不幸大璋解褐而卒,二女并卒。
救擢等入仕,将历任遇疾竟卒。
樗亦相继而卒。
孺人畴昔间关而使之有成者,皆如花卉先后凋零一无把玩
人谓其悲忧牢结且不能释,而以理宽譬不乱其志。
閒过别墅,行垄亩,省廪廥,忘其逆境也。
平素疾疚耳目聪明
虽老,食生饮冷,如少壮时。
属疡作于乳,治不良愈,遂以淳祐六年九月初六日终于家,享年八十有四
庆寿恩封太孺人
三人:樗;
救,迪功郎监行在文思院
大璋国学内舍奏名
四人:长适朝奉大夫江东提举知池州卫樵大参文靖公嗣子也;
次适承议郎、新通判兼州钱释之,宗卿白石先生嗣子也;
次适朝奉大夫行右正言、赠直宝谟阁何万龄,伯仲俱以《周官》魁两省者也;
次适进士吴铨,运官之孙也。
今惟适吴氏女及钱释之无恙,馀皆先孺人没。
若干人,孙女二人曾孙四。
先是府君绍兴府嵊县太孺人常游十八坞,爱其山水融液朝聚,乃卜寿藏兆域庵庐手自经理
诸孙遂遵先志,以某年月日奉柩葬于其地,盖东阳县山乡云。
太孺人于事迎刃立解,其局干有男子之所不及者。
晨起检料内外奴客门生趋步约束不失尺寸
卜至种莳微艺,亦暗与《齐民要术》合。
富而好礼,能于世所尤尊尚尽心焉。
为妇则事其舅,为妻则相其夫,为母则成就子女用能日大其家,所以自处通塞休戚之际者,无不当其理。
是其知慧材术过人远甚。
巴寡妇清之事微矣,始皇既褒□□之,太史迁传之于《货殖》,百世之下,如见其人。
使其目太孺人行事,宁不为击节嗟叹也哉
德之先妣宜人处士女也,诸孤德之熟知外家事,故使状太孺人行善
感今怀昔,为之怆然,乃述其大略如右,以告于世秉笔者选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