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虞德永墓铭 南宋 · 孙德之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九六、《太白山斋遗稿》卷下
先君子国录虞公同年进士
先倩郭氏,嘉定初为寮胄学。
辛未春国录下世先君哭之增恸
三年邂逅之子德永于都城匆匆劳苦而别。
契阔二纪,今便章在朝,德永馆焉。
某忝学官时,获登门
庚子秋,某去国,德永亦侍便章而西。
更十载,便章开淮阃,某在扬,与德永共处连岁
壬子,某入闽,暨来归,而德永下世矣。
谋议淮西,德永之子中官仪真,屡以铭请。
嗟夫,某惧夫文不令以为神羞,而曷能不诺。
按虞氏世系会稽世南之后
徙居四明有名午者,始徙天台宁海
曾祖也生显,承奉郎,是生国录名某,终宣教郎
德永名某国录长子
少驰隽声作文自出机轴
国录爱之甚,携之官
蜀易帅,宫教公炳盛名,德永受业其门,深造壸奥
刘公叹曰:「吾道东矣」!
不幸失所怙早,母儒人郭氏亦逝,中间又丧其中馈。
忧患摧缩,间关营葬须发大半白。
乃谢之场屋,以诗文自娱,尽交名士
贾公知之尤深,补将仕郎校书秘府,其子若婿悉与以官,十八年之间如一日也。
德永心事调直交道虽广而不杂,奖善好义,人以是多之。
德永稍倦游,辞贾公东归执手不忍别。
得上气疾就医在所
越五日,集乡寓诸人酌酒平生事,以棺衾自随足矣
以书达其弟采,越三日而逝,乙卯五月二十日也,年六十七。
娶郭氏,先卒。
明年四月癸酉,奉柩安厝于县西北凤泽壶丘山
中今为文林郎淮东转运司造船场。
三人某、某、某其婿也。
德永读《易》,于《益》之义有得,以名其斋
诗词杂文四卷号《益斋》云
铭曰:
虞校勘应龙,雍公曾孙也,最精史事
移书李骘曰:「虞氏遍天下若夫文懿之后会稽天台霅川建宁西川,馀皆强附
中少年未悉,宜使熟知得姓本末」。
呜呼其所望者远矣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