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讲易堂记 南宋 · 应𢖟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九、《咸淳临安志》卷五二、《万历杭州府志》卷五○、万历《钱塘县志》纪文
郡治东偏,旧有堂名讲易」。
按《临安志》,隆兴改元陈辉吏隐更名于湖张孝祥书扁。
岁久堂圮,扁亦莫存,独葛大夫立方所为碑石尚未泐,可考也。
绍定辛卯冬四明余天锡小司徒领尹事,时台省府百堵皆作容与办治,汔底于成。
期年,政通仁行,事愈清简暇日老吏讲易故基安在,吏具白今为武库隶人之垣,其屋亦老且败,将压焉。
乃悉撤去,徙库于衙教场西庑,欢谓宜多捐缗钱旁地
故有废池,水泉冽清,池之外小山石,脚插水下,划如天成
乔木数十章左右环映,扶疏交荫,天籁互答。
公出意匠,使浚池疏泉,辇石增山,杂植松、佳葩名蘤以益其胜,遂作堂焉。
牖户绸缪宏敞深靓,前为轩乡南,南风之薰,冬日可爱,晨花夕月春丽时至景换,揽挹无尽
出檐得支径,蛇行斗折
一亭负山居然林壑意。
少西为书室三间,亦爽垲明洁,皆堂之附庸也。
于湖犹子即之在醴幕,公命三大字揭诸楣,又取碑立前荣,于堂之旧观尽复矣。
领客堂上或疑而谂公曰:「杭大州也,自古东南都会,今又为行在所,业钜事丛,尹搰搰酬酢不暇,而暇讲《易》乎」?
公笑曰:「子言过矣。
《易》者易也,变通不穷之谓《易》。
《易·大传》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吾公退馀间,焚香默坐万象森列一真湛如,能定而后能应,以之镜见事物电扫庭讼要不逃吾方寸之内,斯吾所谓易者在是,象数云乎哉
诵说云乎哉
昔者孟氏明王道一语未尝及乎《易》,先儒善《易者莫如孟氏。
刘斯立以『学易』名堂,有客问《易》卦六十四,今子是学何卦?
刘子举手推曰:『去!
非我同学』。
今吾于此亦云」。
既以是语客,复授郡文学,使书而记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