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后村集序淳祐九年二月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三二、《皕宋楼藏书志》卷九○
作者不祈人之知,知之者常在数十之后自古名人皆然
未有其人之好恶未齐,而其文之声价定者
摘其小疵,而指为大谬悠悠穹壤,异喙同词。
昔之人固有愤恨于时,而弃掷平生作者,或瘗以冢,或泛于瓢,岂非识真之难耶?
独我祖宗盛时儒学明而士具眼文章家品目未尝穷达高下
欧、曾、苏之名以文,之名以诗,虽其身困踬寂寥,诮者詈者,附和同声,而片文只字人人赏重,其传则自若也。
中兴百年,以文字于今者,其最大亦十数家,大半手自编次
一时或遇或否,互为升沉,于文何加损焉?
此我朝人物议论之公,有非前代可及也。
后村先生刘公文名最早,排抵于时最甚
仆才少公七岁,而畴昔受学乐轩时,已尝诵公《南岳藁》。
盖吾师一日得之喜甚,呼而语仆曰:「子于诗喜义山禹锡二氏,是编犹有刘、李所未到者」。
余受而味之,曰:「此世所称二刘诸孙者耶?
此章泉、涧泉诸老之所畏者耶?
水心所谓可建大将旗鼓者耶」?
两乡相望,虽未能数舍,而其人则未之识也。
既而仆走江淮后村以谗废十年矣。
身虽诎而文日传,时从数千里外,有能道其名而诵其诗语以为今人,率不信,亦知公之诗名久而传者远矣。
端平初余留太学,偶谒计幕汤公巾,后村时以西府掾对,晦静语余曰:「子得潜夫对疏乎?
所难言,非特词章为妙。
西山之门,此为巨擘」。
于是知公于诗之外有过人者,然犹未及登门也。
余成进士南归后村旋亦去国,始克见于其居。
挟策过从一再载,颇常闻所未闻
中间揆携,时蒙寄以新藁,闻者必争求之。
丙午,余待罪校雠府,公自江左召,甫见上,即锡第,长蓬山,专史事
未几日,又入经幄,直纶省
仆于公为列属,遂得时见讲卷词草诸篇,每每精妙绝出
无何,乃以留黄奉诏去,而掖垣诸藁,脍炙于人,好文者至传写以相遗。
是公之连蹇不得志甚于诸贤,而文字之传,亦非意见不同嗜好相背者所可得而抑遏也。
昔者李定之于东坡,且以奇才见予,况他人乎?
然世犹以全集不尽见为恨。
去秋,余补外此来,间得语从容,屡以此请,而公谦避再三,不之许。
余曰:「莆,名郡也前辈闻人文字散落不少
夹漈著书最多,可名者七百种,今之存无一二。
艾轩没五十年,遗文裒集,仅得二十卷放失几何
他如次云之诗、西轩之赋,与先正二刘所作,则世无复见者矣。
前之于斯能无愧乎?
仆将逃此愧于后,公独何所于今
非为仆赐,为国人赐也」。
于是不得已而出之。
余既尽得公所藏,刊之郡斋,且连月讽咏不去手
敛衽而叹曰:夫文章非一体,能者互有短长
王粲他文不如赋,子美无韵者难读,温公不习四六,南丰文过其诗,此皆前辈评论也。
以余观于后村自非天禀迥殊学力深到何其多能哉!
诗虽会众作而自为一宗,文不主一家而兼备众体。
摹写笔工妙,援据之论精详
错综也严,其兴寄也远。
舂容而多态,或峭拔以为奇。
融贯古今,自入炉鞴
有《谷梁》之洁,而寓《离骚》之幽;
相如之丽,而得退之之正。
霜明玉莹虎跃龙骧闳肆瑰奇超迈特立
千载而下,必与欧、梅六子并行当为中兴大家数也。
至于伦纪奏篇,涂归谏疏,与夫某人谢事之词,此又公立大节来者焚香诵之,不然,文岂能徒传哉?
公名克庄字潜夫莆阳人后村者,因其居以自号也。
淳祐九年龙集己酉中春既望竹溪林希逸书。
按:《后村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