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口义序 南宋 · 林希逸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三二、转录自《皕宋楼藏书志》卷六六
列子,郑人,列姓也,禦寇名也。庄子多称其人,必有道者也。与郑繻公同时。繻公杀其相子阳,去春秋获麟之岁庚申五十年矣。其书曰:子阳馈列子粟,列子不受,俄而子阳见杀。则以时计之,列子必后于孔子,而居孟子之先,故其书多推尊吾圣人,以自神其说。然太史公为老庄立传,犹及老莱、关尹、庚桑楚诸人,而独不及列子,亦不言其有此书。班固所志《艺文》诸略,虽有八篇之目,而张湛处度以为奇书,云其祖得于仲宣、辅嗣之家,永嘉之乱既失而幸全,则其书亦散轶久矣。卷首校雠数语,其果出于刘向否也?其曰与郑缪公同时,必「繻」字传写之误,而郑溪西《群书会纪》、晁氏《读书记》并因之,又以「缪」为「穆」,此皆未深考者。又曰:孝景帝时颇行于世。若其书果出景帝时,太史公因何未见?果见之,不应遗列子而不入传也。今观其书,首尾二篇以《天瑞》、《说符》名之,其他六篇则掇首章二字而已。又篇中文字或精或粗,殊不类一手。其曰《穆王》、《汤问》失之迂诞,《力命》、《杨子》义亦乖背,必非一家之言。纵其语未必出于刘向,实当此书之病。洪景卢谓《列子》胜《庄子》,则失之矣。然其间文有绝到之语,决非秦汉而下作者所可及。愚意此书必为晚出,或者因其散轶不完,故杂出己意,且模仿《庄子》以附益之。然其真伪之分,瞭如玉石,亦所不可乱也。
按:《列子鬳斋口义》卷首,明正德刊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