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第二嘉熙二年 南宋 · 徐元杰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四六、《梅野集》卷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五
惓惓孤忠既以天理之复为世道之泰,投忱君父矣,臣又私窃有感焉。
边患莫惨于今日,故天变莫稠于今日
陛下克谨天戒有感必通,宜矣。
迩者太白经天流星陨昼,质之占象,皆非细故
此必犹有应天以实而未尽举行者也。
伊尹耻其君不及孟子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臣戴陛下天地罔极之恩,方待对也,蚤夜斋栗,如对上帝,曷敢隐情惜己,退有后言
故兹沥忱,略述帝道,冀以感悟万分之一
陛下力行好事无往不尽而后可以回天心之悔祸
昔舜伐苗之师,以禹誓众无不一乃心力三旬之逆犹不免焉。
盖《书》者,记事之史也,当时所载如此,则苗之为害可知
益之赞禹,乃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
继之以「谦益满损,时乃天道」之言,至又推本帝初历山号泣旻天,瞽亦允若
益岂为是缓而不切之言哉?
其意若曰:格有苗易,格旻天难
旻天易,格傲象难。
象至不仁亲爱无已,是于其所难格者格之矣。
当时诞敷文德之实,皆自其天理中发之。
所以至諴感神,天为之动,苗亦以格也。
陛下聪明浚哲稽古如舜,举天下之如父母
今也睹天变狎至,怅边好之未通,固欲以反求其躬行内修政事,此盖有所不容缓者。
然臣谓举繁缛不足以格天变之弭,惟尽人事则不期而自弭
殚计力不足以结边好之和,惟回天意则有感而自和。
善言则星舍有潜回之机,家和则外侮岂得而至?
为今之计莫若充姚虞亲爱之心,密加于已复爵之邸;
崇周家内睦之仁,深寓乎无不尽之情。
典礼于迁瘗悯嫠之时,施德泽于昭天漏泉之域,使存者有所慰荐往者有所凭依,是亦尽人事一端或者回天意之有所待也。
曩时儒生忠爱似失之激,不惟不足以陛下无穷之意,反有以陛下亲爱既往之心。
然而陛下高明配天何所不察
博厚配地何所不容
御朝清明之初,此正复见天地之心之日也。
新阳生意幽壤明昧昭苏氤氲蟠塞,天开泰道,助者顺矣
一顺举,百顺备,何忧乎天变,何畏于鞑酋?
陛下其深绎之。
蝼蚁微踪,生平无他妄念,惟知尽臣子之职为难
今叨恩非据得对天日,少殚畎亩之忠,而后屏处穷阎,臣之志愿塞矣,惟陛下矜察
取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