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白二揆论时事 南宋 · 徐元杰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五○、《梅野集》卷八、《南宋文范》外编卷三
闻诸伊川程子曰:「古昔圣王之君天下也,治之而争夺息,道之而生养遂,教之而伦理明」。
又继之曰:「不先天而开人,各因时而立政」。
至哉斯言!
谋人国家不可一日而不讲也。
今天休明朝登硕哲,周、召夹辅,民具尔瞻,举国欣欣然太平有日
然以千载所难得之嘉会当为一日不可缓之令图
古者之世,其知在急先务,其仁在急亲贤
旁招俊彦,柬用名贤,固已彬彬而进,然分布内外之士,贪廉不可贸乱贤否不可混淆遗逸疏远之才不可不汲汲搜访,使之拔茅连茹,起赴《泰》之会。
今日最急之先务,而知及仁守,所当早加之意也。
古者治民争夺息,其化流必自近始。
畿甸之近,寇窃纵横行道往来之人或多震怖不可向迩
江海鱼盐之利皆权门势家窃据,而乘间伺衅诲盗纳侮者,充斥于苏、秀、常、润之区。
国法不存奸民争利,伪会莫禁,祇见夫楮直之日亏铜钱浸消,几尽于商之外泄。
而况诸郡之邮置不严命令不可得而信;
边境间谍不审虚实不可得而知。
脱有缓急,正恐事至而忧,不若事豫则立之,所宜速图也。
然则之而争夺可息,非监司牧守责乎?
厥今边疆之吏未必皆择,台郡所委未必皆贤,州县贪虐无所惩畏,甚至巡警之职或养寇以渔其利者亦多矣。
况自清野之令行而屯田无所施,自户版之籍湮而差役不以等,自盐法之屡变而商贾日以困,自牙契之拘敚而公私为之伤,自义米之桩留而凶荒无以备。
长淮千里,民无还定之期;
浮江而南,家有愁叹之苦。
有司虐取,不一而足甚而未尝调戍而军期为之峻征,所至旱伤而守令不以实告,民怨郁结,长此安穷
根本内摇,衅隙外启,傥不道之以怀生之乐,宁保不怀等死之心?
愚恐吾国所忧不在边疆而在萧墙之内也。
今欲开之以生理上则有朝廷之责,下则有州县之责。
何以言之?
盐法不可不榷务牙契不可不常平义仓不可不州县,此朝廷之责,当勇于改图者也。
屯田审度地宜而详为之经理版籍当挨究字号而善与之推排保甲严切举行,先城市而后田野,此州县之责,当谨于奉行者也。
虽然争夺息而生养遂,此所谓明政之举也。
至若之而伦理明,则人心正而民经定矣。
窃闻夫师道立善人多,故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若昔舜命九官教民播种之后兢兢然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急先命契为司徒,使之敬敷五教不容缓。
皋陶五刑之明,所以五教所不(原阙)
是以任贤使能以致中兴
诗人歌曰:「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是盖周道灿然复兴也。
又歌曰:「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此又周邦论道经邦所由来也。
矧今贰公弘化,为世宗师,人莫不以孝友之风著家庭者称之。
今欲教训正俗兴起人心莫若蒐举耆旧宿学之士,求其践履纯笃讲明切实者,尊用一二,以为内外师儒之官然后至于每郡教职,皆不可不谨其选。
将使吾道浸明,士习丕变,亦岂无岂弟友恭之彦,自得于时雕镂之外者?
如是民俗不变,未之信也。
虽然,愚又闻成周八法官府一曰官属,而至八曰官计,盖王国之官也。
由今而论,则省部台府,实有当任其责者。
朝堂会议,责重于都曹
某滥员曹属,职不能举,当在罪典。
姑请汰去,俾守本职别乞博采时望精选材实,以称是任。
都曹职当遴选也。
至于(原缺)堂之曹胥,莫非王官之秩,今乃罕知祖宗典故实严于考察功过都曹甚至簿书期会,皆涣散纷乱而无考,筹帷机密亦彰播传而莫禁,此非一日之故也。
某等自今日凡治王国官府,请钧判责都曹之旷怠,凡举簿书期会许都曹吏职稽违
如是,则职有所总,责有所分,而体统正矣。
则夫运化钧于上者,惟曰大明庆赏刑威,以诏废置予夺之使。
簿书期会狱讼钱谷甲兵之事,莫不分任省部职守
必也精选其人,各当其任,则或可以治财,或可以治兵,或可以总计
要使朝无倖位,官无失职如此邦国都鄙之治举矣。
而今而后,凡汉王吉长策之奏,蜀诸葛孔明出师之表,可不今日陈之乎?
公道日以明,国典日以揭,天下不可为之事。
孟子曰:「国家閒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何忧乎国计,何忧乎敌兵!
是意也人皆能言之,岂非大丞相素讲明者乎?
末学疏庸,叨恩超躐诚念幸得遭遇天日开明之时道揆端凝,翕孚人望中外倾心企足以俟太平效用,是拳拳爱助,辄献野芹
情切辞烦,自速罪罟,惟大贤容人而矜亮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