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论今日进取有甚难者三事1234年4月 南宋 · 吴潜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六五、《许国公奏议》卷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臣以报发御前军马文字为职,唯是平日小小疆埸之故,不足以仰尘圣听。
至于关国论、呼吸安危者,万一边阃之吏缓于上闻利害非轻。
所有光州申到本州干当使臣刘兴等,四月初五日申时供申体探事宜六件,须至奏闻云云
臣所据光州探报备录在前伏乞睿览
昨臣进奏院京湖制司申目,今鞑人已去河南境内即无一人一骑
今来光州报,鞑人诸项头目,各还诸州,分屯养种事势叵测
窃闻议者谓靼人已归,中原空虚,阚亡必克,既克之后,画河为守。
此虽未得近报以前所见,然今日进取,实有甚难者三。
出师守城,必先有粮。
陆运则人负七斗,岁百万石,当用几夫?
又有沿途卫送之兵;
水运汴渠废已百年,沂流浅涩,又有沿岸抄袭之患。
一难也。
潼关清河三千馀里,须用十五万兵,又须百战坚忍金人乃可持久岁月
南兵忠义等人决不能守。
二难也。
两淮自平李全之后,京襄自攻蔡州之后不可再扰,民必为盗。
三难也。
以此三难就使靼兵尽去,犹不可为,况乍去复来有自占为巢穴之计乎?
虽云淮西招到陈、颍、亳三州,彼受钱物而去,靼兵至城下,我不能救,则又从靼可知
自淮以北,无非敌境我师进退不能,万一惊溃,又堕隆兴符离覆辙狼狈退守,无粮无兵,未取淮北土疆,已失淮南守备,虽悔何及!
兼闻湖北沅州群蛮大乱江西建昌残寇愈张,内地外地,若皆蠢动朝廷旰食帑藏虚殚。
陛下更始求治,本欲嘉靖我邦,以及閒暇,明其政刑
边吏一切不恤自为纷纷,以激目前之变,此臣所为忧惧流涕也。
国家永乐之役,神宗皇帝临朝宣谕有「无一人能为朕言之」之叹。
臣世受国恩,有君如此,其忍仰负!
是以冒死言之,惟陛下深思宗社大计幸甚
干冒宸严,臣不胜爱君忧国战栗屏营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指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