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提刑郑吏部墓志铭 南宋 · 赵汝腾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一、《庸斋集》卷六
吏部郎郑伯昌莆田陈公寺丞宓之侄女婿也,淳祐戊申夏五月十一日殁。
其孤至奉其丧窆于怀安县之南溆,泣血志圹表墓,而又谒铭于予,三四年不辍,曰:「不得是,他日无以先人地下」。
余曰:「有子显亲足矣又假予言耶」?
然每记端平初一时收招史弥远排摈之诸贤,号为更始
宰相郑清之轻躁沾沾功利,易楮履亩开边汰卒,政令骚然
外招边衅内召卒鬨,下召民怨子弟用事,贿道渐开。
搢绅奏疏,但痛诋宝、绍间弥远之失,而无有敢言时政之弊。
蜀士刘寺簿震孙登对首疵之,伯昌继之,曰:进退人材宰相职尔。
人言藉藉,谓出家庭
其后国政汤公中以封事痛斥清之,声振朝野,无小大愚智皆伟汤,而不知刘与伯昌为之先也,是非可书之大者乎!
谨按伯昌名逢辰,世为福之闽邑人
曾大父焕,故累赠太师、益国公
徐氏,赠益国夫人
祖圭,故赠太师兖国公
林氏,赠兖国夫人
昭先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观文殿学士,累赠太师谥文靖
妣黄氏,赠吴国夫人
伯昌至孝儿时刲股疗亲。
筮仕浙东帅机,未上,改西外睦宗院
丁吴国忧,又丁知院忧。
服阕,又连为本生父母心制
端平初,除将作监簿,继除司农丞,大宗丞金部郎官。
登对投匦见谓敢言
一日,因监长蒋岘与同官会食,谓孔子少正卯非是
伯昌退而议笑之,闻而不悦
既而殿中侍御史,会伯昌登对,言稍讦,遂劾伯昌去。
未几,都承王公伯大入对二疏切直天下诵之,亦为劾去,人称知院子婿之贤。
淳祐初伯昌得堂禀,继知衢州
学校,宽征敛
史嵩之当国,其皂隶包输楮皮,为五邑害。
伯昌数其罪而黥之,有贤能声。
推官冯惟悦才而贤,伯昌以京状与之。
察院刘晋之劾冯惟悦赃污,惟悦不受诬,赋古风、书印历去,伯昌嘉叹而和其韵。
奏乞坐谬举之罚,且为之辨。
晋之复劾伯昌去。
徐刑使鹿卿嘉伯昌之去,复和惟悦诗,旋又为晋之劾去,搢绅以为盛事
其后嵩之经营起复罢相,相范钟杜公范,诸贤尽起。
伯昌江西常平使者,首劾戚里庐陵王克谦时论伟之
旴寇发,守王侑告急
伯昌便宜从事调发抚军剿捕
宋刑使慈又调将王舜截寇入南路两军夹击
寇势穷,密约宁都隅总谢元内应
阳许之,告王舜两军设伏以待贼。
至大发,大破之。
宋旋为台臣劾去,伯昌得刑使。
其后郴寇作,迫江西界,朝旨复委伯昌讨捕
其时雩都寇又作,伯昌尽瘁区画声威不减常平使时。
后江、湖帅皆召,伯昌亦召为吏部郎
浙东宪,甫归枌梓,而疾不起矣,悲夫
初娶,复娶陈,皆封宜人
三人长至迪功郎、充福建安抚使准备差遣
次基,以祖泽承务郎
季庾,受遗泽
予每怪伯昌生长富贵之家,居乡汎爱,无小大皆得其心。
而能立朝遇事敢言奋发不避
盖其师慕陈公寺丞为人,每谓予曰:「某为丞相正献公家婿,一幸也;
亲炙寺丞,二幸也」。
伯昌寺丞,益喜亲师友招致杨君复至仁,时执经取正焉。
然则士夫可无闻见之渐欤!
伯昌为家令子为国谠臣,使假以岁年,益淬厉学问,则其所成就,又有大于此者。
悲夫
铭曰:
正献家,得婿多良。
猗郑公鉴论事激昂
英气凛然不朽令芳
尚有遗风怡山伯昌
惜正盛年,未大施张。
每过南溆,为之恻伤
爱子文,殁发其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