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兄弟侵夺争教之以和睦 宋 · 胡颖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二○、《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
大凡宗族之间最要和睦
自古及今未有宗族和睦不兴未有乖争而不败。
叔伯兄弟皆是祖先子孙血气骨脉自呼一源
若是伯叔兄弟自相欺凌自相争斗则是一身血气骨脉自相攻相尅。
一身血气骨脉既是自相攻相尅,则疾痛病患中外交作,其死可立而待矣。
圣贤教人,皆以睦族第一事,盖以此也。
奉璿、奉琮皆是一家兄弟,以今日论之,虽曰各父各母,似觉稍疏,然以祖先视之,皆子孙也。
祖先之爱奉琮,无以异于爱奉璿;
祖先之爱奉琮,无以异于爱奉琮。
奉璿、奉琮若能体祖先爱子孙之心,则兄见其弟,必曰是吾祖之孙也,吾何可以不恭之。
如此则必无争,必无讼矣。
惟其不知祖先为念,于是尔我始则相视路人,后则相疾寇雠
呜呼
祖先养育子孙,只望代代孝顺人人爱友,以共保家业,以共立门户,而一旦路人、为寇雠死者有知,其能瞑目九泉之下乎?
当职观奉琮兄弟供吐之间尽有条理看来亦曾读书,非其他懵然无知者比,而其所以兴同室之斗者,度只是一时为利欲所蔽,无人天理人伦开晓之耳。
当职叨蒙上恩假守于此布宣德化训迪人心,正太守之责也。
今奉琮兄弟本无大可争之事,而又粗有可教之资,其可不诚心实意教之以人伦,以感发天理乎!
兄弟今当各思吾之身是祖先所生,兄之身,弟之身,亦祖先所生不知爱吾之身,是不知祖先也。
知爱吾之身,而不知爱兄弟之身,亦是不爱祖先也。
爱兄弟如爱吾身,然后为尽奉先之孝。
所谓爱者如何
出入相友有无相资缓急相倚,患难相救疾病相扶持,锥刀小利,务相推逊,唇吻细故,务为涵容,此之谓爱。
傥或一朝之忿,兴阋墙之争,兄则欲害其弟,弟则欲害其兄,以贼害之心,内施手足之间,其异于禽兽几希矣。
奉琮兄弟其可甘心于此乎?
且观奉璿之词,所以攻其兄者,无所不至惟恐不胜其兄也。
奉琮之词,所以攻其弟者,亦无所不至惟恐不胜其弟也。
当职谓奉璿盍反而思曰:使官司以我为直,以兄为曲,以加之罪,或杖之,或黥之,吾固不恤也。
然我祖先若见兄之遭杖,遭黥,其心将何如哉?
奉琮亦盍反而思曰:使官司以我为直,以弟为曲,而加之罪,或杖之,或黥之,吾固不之恤也。
然我祖先见奉璿之遭杖,遭黥,其心又何如哉?
为人之弟,而至于杖其兄,黥其兄,吾为人之兄,而至于杖其弟,黥其弟,不知所谓兄弟者,果谁子孙,谁之血气骨脉乎?
祖先子孙,伤祖先血气骨脉也,将何颜面以奉祭祀以上丘陇乎?
异时身死之后,见祖先泉壤或问奉璿曰「汝兄何为遭杖,遭黥」,璿将何辞以对乎?
或问奉琮曰「汝弟何为遭杖,遭黥」,琮将何辞以对乎?
兄弟一念及此,则必翻然而悟,不俟终日迁善远罪矣。
昔日清河之民,有兄弟争财者,郡守苏琼告以难得兄弟,易得者田宅,遂感悟息争同居如初
当职谆谆之诲,视苏琼又加详焉,尔兄弟可不清河之民乎?
推官更切开譬折衷在前如果侵夺私下各相偿还自今以后辑睦如初不宜再又纷争,以伤风教
如或不悛定当重寘,无所逃罪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