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渠渡庙记 宋末元初 · 叶梦鼎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三、《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二三七、嘉庆《武冈州志》卷二八、同治《武冈县志》卷三五
天子宝位,诏天下名山五岳、四渎忠臣、烈士载在祀典所在长吏致祭
大哉圣恩
遍宇宙。
我渠渡崇福昭贶益灵公与有斯宠,猗欤盛哉
千载一时也。
按渠渡在都梁北二十里,土神也。
旧传初显迹时,在天尊岭,祠祭者嫌惮登陟父老有祷,愿从平地
既而风雨夜作诘朝而神之,群像皆自移于岭址。
神之像为香木,人初不识木之名,相传风雨后,水中忽见之,香异甚,扣之声如金,旱潦祷即应,乡人以此木为形像
或谓神为三闾大夫者,神怒掷主于地。
宋庆元二年六月,赐灵济庙额,嘉泰二年六月封广会侯,后淳祐十一年封崇福公
乡之父老曰:宝祐甲寅山庵黄真人自南岳来诣于祠,瞑目少顷卒而曰「师在这里」。
人询其故,曰:「此汉第三天师也」。
爰仿《易》六十四签以阐神灵
山庵至人也,言不诬矣。
景定癸亥郡守赵希迈岁旱,遣武冈林昂、孙鼎舁神至郡城以祷,赵迎之北关,意颇懈,神怒,掷主,且舁之弗胜
悔谢,雨乃随至。
景定甲子四月郡守姚严下车初,梦有渠秀才者来。
次日,吏告谒庙祠,姚曰:「畴昔之梦渠秀才者,此也」。
于是亟往谒焉。
祠旁溪水,冲胁庭中,有树将仆,姚曰:「水冲风水不便,树仆则庙貌不安,神如有灵,去其树,移其江」!
言讫而退。
是夕大风雷雨,若有人马金鼓之声,逮晓,已决江水,左流而迂绕于祠之东侧,拔庭树置垣外数十步,祠宇寸瓦无恙
此父耳闻目睹,言神之灵,近而感人如此
夫国以民为本,是邦五风十雨时和岁丰衣食足而礼义兴闾阎比屋所以入孝出弟尊君亲上,至于溪峒之民,亦皆闻风慕善,安生乐业而享太平之福,讵非神之赐乎!
前后显迹邦人惧其岁久而湮也,愿勒石以记,垂之无穷
铭曰:
惟神之灵,赫赫而明。
庙食武攸,福我生民
渠山青青渠水泠泠
勒功坚珉,垂千万龄!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