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笑翁禅师行状 南宋 · 释大观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六、《阿育王山志》卷一一
师名妙堪号笑翁四明慈溪毛氏子。
有道韵,顶相平满,额广伏犀
甫冠,锐欲超俗父兄不夺其志,乃从邑之芦山野庵道钦薙发受具戒。
使遍参,历依金山息庵观净慈肯堂充灵隐松源岳大老之门,未泮所疑。
天童无用全禅师妙喜竹篦勘验来者,特卷裓东还,造丈室,用得之眉睫间,问曰:「汝游山僧耶」?
曰:「行脚僧」。
用曰:「作么生行脚事」?
师以坐其一墄。
用笑曰:「此僧敢来捋虎须,且令参堂去」。
职师侍香激扬,维劄「尽无用之用」。
嘉定甲戌,妙胜虚席制使程公覃帖请出世一香无用粘。
三年金山
三年报恩
宝庆乙酉,移虎邱
明年,闽帅方岩王侍郎请主雪峰
绍定己丑,有诏主灵隐
三年,迁明之大慈开山,移翠岩
淳祐壬寅,有诏主净慈。
育王久虚席朝论迦文真身所在,思能振起者,精择得师
表辞一再不许
淳祐癸卯,领寺,夙弊尽洗,气象一新
法堂最圮,会其费夥,上出内帑以赐,师倾钵塍,荆湖制帅孟无庵拱又以数万缗助,乃撤旧辟新。
其馀腐桡漫漶,乃葺乃涂。
师以寺昔被遇昭陵而下三朝皆有奎画之笔,今上未有,乃奏请焉,金榜玉画,交映岩谷
京兆大资赵公与筹奏以师再莅灵隐,党僧辈惮其严,借势沮之,师亦以痼疾恳辞曰:「既老且病,不能应世矣」。
通守永嘉曹公邰拉同寮徐公献子入山问疾,且谋与制使颜侍郎请于朝,用佛照故事,以东堂佚老
师笑曰:「吾今日行矣,复何言」。
乃书偈曰:「业镜高悬,七十二年。
一槌击碎,大道坦然」。
掷笔而逝,当淳祐戊申三月廿七日也。
寿七十二,腊五十七。
弟子二百馀人
嗣法黄龙道详、翠岩宗古、明因寿岳连云惟枋、报恩德云荐福道粲等。
当育王命下之日,师在翠岩知事往白,涓刚礼仪曰:「汝姑去,俟吾报」。
一夕叶舟从一行一力,昧爽松径小休于亭,遣报寺曰:「老僧已至,但设堂供表礼足矣」。
太守不悦于师,一日驺从入山,守绝不与师语,偕至舍利殿,忽问曰:「舍利何处现」?
师以手指曰:「在此」。
绀珠金光发自所指处,一众欣悦,守改敬焉。
初育王有僧名超者,厚于财,死因致讼,财没军资库
至师已廿馀年,方营舍利殿轩,得旨以此其费,而亡僧之名始脱官籍矣。
平居制行冰檗长物亦不轻用,惟于补常住资,众缘倾倒无靳色。
斲石屋以覆明教嵩窣堵尊先哲也。
市田归里宝严院,以助修期,报怙恃也。
至于重锓《妙喜语要》,补刊《大塔铭》,皆表章正宗开导后学之事。
涉世如用行,寓缘如云凝,不低颜趋时不屈法以顺人,其为人行事无用之用。
又以《语录一编并刊以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