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宗正卿上殿奏劄宝祐二年 南宋 · 李昴英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九、《文溪集》卷九、《广东文献初集》卷三
闻人主之心必有大警悟则天下之势不患岌岌然甚矣。
东南舆图,寖非全璧之旧,吾国事力,何异垂罄之虚。
外侮内攻多虞百孔千疮毕露,如居败屋,东撑西柱疾风苦雨之中,如驾漏船,左支右吾汪洋惊涛之上,此非出一奇所能振起,亦非变一法所能维持也。
治乱存亡之基,全在人主之心。
此心虽微,而万世基业四海生灵关系甚大。
理则入欲,去私则进公,上而为三代之隆,此心也;
降而为陈、隋之季,亦此心也。
自古艰危之世,岂无可以挽回机括
其君迷而不复,迄无幡然改易良图,遂致圮坏,竟难收拾
乃若穆王荒于驰骛王业几殆,然一闻《祈招》之诗,其心止焉,而周鼎重矣;
武帝毒于征伐海内已虚,然一下轮台之诏,厥心悔焉,而汉祚复矣。
一念之勇,不俟终日力量之决,坤转乾旋,穆王犹得享国百馀年,武帝不失为七制之贤,而况不为二君者乎!
恭惟陛下天锡勇智,度越古先日就缉熙独得道要
昔人主之退君子也,有弃置终身者,陛下洞察其忠,则不旋踵收用
昔人主之惑小人,有专任不疑者,陛下既知其奸,则或斥或贬,略无留难
明习久而利害周,知密察精而是非立决和颜乐受苦言每事悉从于群议,此天下臣民所共赞咏以为不世出之主也。
临政愿治馀三十年,宜盛而有衰之形,宜治而有乱之兆,灾谪频仍,帝怒未息流离愁恨民情寖睽。
强邻窥伺,敢据户庭之间;
锐旅侵凌,近在股肱之郡
不行钱币竭,物踊贵兵民贫。
事事驾漏,色色穷空症候转危,景象愈蹙。
陛下深居九重,虽闻知未必尽知也。
人情隔于耳目所不及者易疏,而日亲于左右者易入。
陛下勤劳于时艰,而有可娱具陈于前,则有时而纵;
焦劳外惧,而无可骇之言接于听,则有时而忘。
陛下揆之心,前乎几尝悔艾而复懈,几尝愤发而复沮,人欲终能胜天理阴浊终能胜阳明所以为此之累者必有由矣。
故言汤之美者首曰不迩声色不殖货利,而继之曰改过不吝,汤自责之辞曰女谒盛欤?
苞苴行欤?
曷尝有是,而惕然恐其有此,其所以为圣也。
西邸厚藏琼林充积,竟成何用,秪为乱阶。
孟轲谓国之危由交征利,臧孙达谓官之败由宠赂彰,其言至此遂验,可为后世戒。
去国八年重违阙下意谓陛下学力益深,义理益熟,圣德日跻弊事日除,而籍籍涂巷切议彰彰封疏敷陈,乃无异畴昔,殆有甚焉,此臣之所甚骇也。
陛下非不普天率土皆吾藏富之所,区区外物,于清躬何补,而认为己有哉!
如闻北司窃弄,藉势招权掖庭嬖妮,凭宠干请,倖门四辟,贿径多蹊,前者而后者慕,名藩巨镇,视如探囊好官美职,争欲染指无耻之顽,因应澜倒,尝自爱者,亦复效尤,岂所以群枉、厉四维乎!
雀鼠之讼,亦彻宸听虮虱之吏,上烦圣决,至于修内司之献助,取浙东西之上腴,所过需求见谓骚扰不几下行有司之事,与民争利乎!
文昌八座执政之储也,以处恩泽侯之琐庸;
卿监郎闱侍从之选也,半是王家之子弟。
外焉郡国麾节类多戚属膏粱政事既非其素闲,民物何从得所
有德以尊朝廷选良吏以安田里,其庶乎
私情而后女谒行,私爱而后恩意亵,一私胶固,始犹根蟠。
旦旦行之,明知其非,而安之以为常事
人人言之,明知其是,而玩之以为常谈
内降多而视中书为奉行文书之官,节贴宣谕多而待台谏奉承风旨之地。
世当承平,犹不宜有,今何如时,私意感召乖戾应之,为兵戈,为雨淫为潮决,极而为开元末年宫中之怪,识者隐忧焉。
陛下于此时大警省,大惩创亟思所以转移之,而待何时乎!
不使冯野王显官,恐人议其私后宫亲属汉元帝犹能之;
邵光超以中使受缣而被罪,其徒悉弃所获于山谷唐德宗犹能之;
诏以别贮钱物,以所占陂田归之有司唐文宗犹能之。
数君皆庸主也,曾何足道!
陛下聪明神圣可以,而不能勇于为善岂不可惜哉!
欧阳修曰:「枉费财物,利悉归众,中外讥议,则陛下自受」。
朱熹曰:「有私而后有私人,有私而后有私财」。
二臣言明的切,似为今日发。
臣愿陛下祖宗付托之不轻,念国阽危之已极,克己如胜敌,窒欲防川戒谨恐惧,无一息间断精粹纯白,无一毫瑕疵痛惩前失,猛刬宿弊,如人之久病,力救幸而有瘳,多方防其复作
陛下悔过之心既坚,上天悔祸之心必速,则外患潜消天下事可以渐就吾之条理矣。
不然君臣不悛,以乐玩忧,将有如唐、晋季世之叹,可不惧哉!
臣又谓正心正朝百官者在人主,而格君心之非则大臣责也。
故都俞而有吁咈焉,将顺有正救焉,纵未能使人严惮,正之于念虑未萌之先,亦当与人主相可否,审之于命令将出之顷,酌以道义,参以人言从容启沃,必求其是,庶几可以感动渊衷,下可以惬服群望
遵奉惟谨,而规正之不闻,国何赖焉。
或告唐宪宗曰:「德宗自任圣智不信宰相而信他人,使奸臣乘间威福」。
宪宗曰:「朕幼在德宗左右见事得失
当时宰相未有再三执奏者,皆怀利偷安,卿辈亦宜用此为戒,当力谏不已,勿畏朕谴怒而遽止」。
此又陛下所当责之大臣者也。
拳拳忧国之忠,不敢少隐,惟陛下留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