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极图说 宋末元初 · 谢方叔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六○
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具于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盖浑然太极也。
伏羲继天立极,因《河图》以画八卦天地定位而《乾》《坤》列,山泽通气而《艮》《兑》列,雷风相薄而《震》《巽》列,水火不相射而《坎》《离》列。
自《震》而《乾》为数往,自《巽》而《坤》为知来八倍为十六,十六倍为三十二,三十二倍为六十四。
天地鬼神之奥,万事万物之理,森然毕备,此伏羲先天之《易》所以万古斯文鼻祖也。
神农氏之取于《益》取于《噬嗑》者以是黄帝之取《乾》《坤》至《夬》者以是,夏《连山》、商《归藏》亦以是,虽其作用不同其实同一太极也。
降及中古文王系卦,周公系爻,《易》于是乎有辞
孔子生于周末晚年十翼》,先天后天互相发明,其纪载于《诗》、《书》,其发挥于《礼》、《乐》,其笔削于《春秋》,大本大原曾不外此
去圣寖远,世之诸儒汩于训诂词章之末,或溺于权谋功利之习,甚至薄蚀虚无寂灭之教,其斲丧天理滋甚
更千百年至国朝天启斯道,始有濂溪周先生独传千古不传之秘上祖先天之《易》,著太极一图
所谓太极云者,盖本于《易》有太极,而阴阳五行人物由此而生,即太极两仪两仪四象四象八卦之谓也。
太极阴阳阴阳四时,皆指太极之在造化者,自无极二五之妙合而推万物化生,自人物之并生而别人生之最灵,自五性感动明圣人之立极,此皆指太极之在品汇者。
自其在造化者言之,则即天地可以太极动静之妙,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义曰柔与刚。
自其在品汇者言之,惟圣人太极动静之全,故曰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始终不穷流行今古,此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六爻之中,五上为天,三四为人,初二为地
统而言之,三极同一太极
析而言之,三极合一太极
周子图说》之终,断之曰「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周子作图之本意也。
至于易造之书则又与此图相为表里
伊洛道丧,扬者多失其真,中兴以来,复有考亭朱先生上接圣贤相传道统著书立言私淑后学,其《本义》、《启蒙诸书可以阐扬太极之理。
造化枢纽所以阴阳五行太极
品汇之根抵,所以男女万物太极
其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则周子无极太极」之意非驾空穿凿之说也。
又曰「非太极之外有无极」,则周子太极本无极之意,非叠床架屋之说也。
太极朱子表彰益明可谓大有造于万世学者矣。
按:《直隶理番厅志》卷五,同治七年刻本。又见《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