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伯深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巽斋文集》卷一二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
徒富而无德,虽以国君之尊,人弗与也,况他人乎!
当其存时,奉养人欲威虐四境,及其亡而无称,则有不若一介之士得以不泯百世
呜呼
愚读《大学》至「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未尝慨然也。
人亦奈何自力于善?
吾州之白沙有张姓应瑞名者,嘉熙四年与予俱贡京师,而未尝与之接也。
俯仰十有馀年,予以罪逆凶祸,而应瑞之弟应登亦衰绖造予门曰:「吾父有善焉,可以不朽愿得世之大君子书而存之,君为我图也」。
袖出一卷则子状其父行,盖讳谟而字舜申,其文可删者几十七八。
读且彻,则谓舜申疾时一乡人皆为之忧,没也皆为之悼,疑其辞过夸,然叙其所以亦有故也。
盖舜申家裕而知恤乡人歉岁以三百万易藏之,次岁春夏出之,而收原直,一钱不增也,曰:「富人无不蓄钱者,使我害三百万馀家,明岁发而视之不过三百万也。
我以钱易,复以钱,亦得三百万。
三百万于我何损
秋熟吾又为后图,则乡人岁岁无饥也。
吾在此,吾乡人岁岁无饥,吾又诏吾子孙以三百万家不得有,而吾乡人子子孙孙无饥,谁谓造化不及不可补哉!
惜也吾之势则隘也,充而广之,在我后之人」。
舜申之得爱于乡以此
往年有寇入境,相戒无犯其门。
嗟乎
吾视岁歉而官劝分具文,应者盖寡也。
以彼视此,舜申信善人矣,死而有人称,固不必殊常伟之行也。
道人善予有愿焉,道一张舜申之善,冀为张舜申者十百也,而州里为乐土矣。
大君子书而存之,不惟子愿之,予亦愿之,然而宜谁告也?
应登曰:「嘉熙四年之士,庐山江侯古心先生身劝为之驾,予兄偶与其列。
今以人子之情诉之于先生,君谓先生能与我以文乎」?
予曰:异哉!
子之请也。
昔者不敢以予亲之葬告先生,而能为子谋乎?
先生眼高千古,谁可以辱先生之笔?
虽然先生庐陵之民深,尔父之事或可以劝也。
昌黎韩氏以来记人寸善亦多矣,盖不专为其人设,而取其可以来者
于是应登流涕再拜愿得一幅以往
噫!
古心先生大人也,书何容易
抑子之求以为亲也,行乎已乎,予于子不敢知;
与乎否乎,予于先生不敢知也。
是为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