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贺氏先茔志序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南宋文录录》卷一六、民国《吉安县志》卷四七
孝经·丧亲》之章曰:「卜其宅兆安厝之」。
人生四五年,能诵《孝经》,则知有此语矣。
坟墓者,亲既殁之所宅也。
为人子孙不知亲之所谓宅兆甚者自毁削,而转售人,尚得谓之人类矣乎
永新贺君贡甫示余以《先茔志》,远代湮没者访而得之他姓之占夺者讼而正之,勤苦至矣。
余读之而有感也。
余之东原府君留意坟墓先世马鬣封之,可知者惟自天圣明道以后,散在庐陵、吉水两邑,幸皆全固,春秋展祀必躬。
尝谓诸子曰:「人言辉门欧阳氏有远祖,远则未远,比目他姓幸多存数代」。
然余家在一族中最贫,而先君保守封护非特无助而已
疆域时为有力者所侵夺,推其祸本,盖有难于㡿言。
先君力贫犯怨以救护收复至于今日诸孤不肖,尤幸赖祖先护佑奉祭祀者,窃意冥冥中亦必有所鉴于后人
夫子孙为先世坟墓,固不当祸福报应论,然余行年五十,观人间兴废绝续亦多,而所谓祸福报应者,理出于此,甚昭昭矣。
不能孝子顺孙,则必告之以祖宗之必有知,能祸能福,使之知畏而后可。
《诗》曰:「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书》曰:「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
诗》《书》言祸福未有不归祖先
盖其气脉至亲,与泛言鬼神不同也。
人亦无严近而忽远。
死者孝心生时同,今致严于近祖忘近祖之所自出,则近祖岂得自安,而遂谓子孙之能慈孝哉?
必以等而上之之无所托戚然于心,故事父而思父之于祖犹吾心也,则以父之心事祖;
祀祖而思祖之于曾祖曾祖之于高祖犹吾心也,则以祖之心祀曾祖,以曾祖之心祀高祖
推此以往宗庙坟墓一用此心,则鬼神乐之
嗟乎
余之言此,敢谓余之尽责哉!
见贺氏之慈孝,而知贺氏祖先宠嘉其后必大故为祸福报应之说以佐之,又使贺氏幼子童孙读余之文而重惕然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