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皇极经世起数声音韵谱序淳祐元年五月 宋 · 祝泌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
圣人因音以制乐,分律以谐声五音所以配天五之阳中六律所以配地六之阴中也。
音律又各有阴阳之合,故五音太、少为十,与十干相应
六律合阴吕为十二,与十二支相符,皆自然之数也。
而乐有遗音馀韵,故五音之外少宫少徵十二律之外有四清声,盖永歌长言发越,而音声之变尽矣。
昔人岂强分别于此哉,发于人声自然,参乎造化所以然也。
古乐既亡,中度音声无传,而存于人者未始亡也。
惟人之生,万物皆备,目之于色,耳之于声,鼻之于臭,口之于味,皆有一万七千二十四之别。
声音臭味感人耳目口鼻之辨物在于人者不约而同
四体之中莫辨乎声音,故其道与政通。
五方言语不通,如吴楚轻浅燕赵重浊秦陇以去声为入,梁益平声似去,然至于以言写声,以韵叶音,不问华夷蕃汉之殊方
所谓七均十六律自然者播在乐曲,如规矩之于方圆绳墨之于曲直所至会同,非有训导师保使之然,而自各能叶合。
有如沤歌之曲不缘方言而间异,翻切之例不随风俗差殊
传曰:乐和人声,此造化大巧圣人至教
人之生阴骘于天,所以异乎庶物者也。
后世声音之学自唐陆法言之《玉篇》、顾野王之《广韵》,能别五音呼吸四声清浊矣。
至于正韵反韵,沙门神珙九弄反纽罗纹侧纽,今无能传其三昧者。
胡僧了义三十六字母流传无恙,虽极之遐荒僻峤亦能传习,故蕃国亦有《广明韵》,则字母之教外薄四海皆用之也。
然揆之自然声音阴阳无不该之物,轻重无不分之理,有阴则有阳,有清则有浊,有轻则有重也。
今即了义字母论之,唇音轻重齿音清浊,是矣;
舌音分舌上、舌头,曾知舌头重音,舌上即轻音乎?
牙音喉音不分轻重,半宫、半徵音又止有二字而缺其一,是了义之字母犹未全。
惟《皇极》用音之法,于辱、舌、牙、齿、喉、半皆分轻与重,声分平上去入,音分开发收闭,至精至微
盖声属天阳,而音属地阴
天之大数不过七分,而声有七均
地之大数不过八分,而阴数常偶,故音有十六。
不可缺一,亦非有馀也。
余学皇极》起物数,皆祖于声音二百六十四字之母,虽得其旨,而未发扬
偶因官守之暇,取德清县丞方淑《韵心》、当涂刺史杨俊《韵谱》、金虏总明《韵相》,参合较定四十八音,冠以二百六十四姥,以定康节先生声音之学。
若《辨心鉴》合轻重一致,紊喉音先后,诚得其当;
入《韵谱》之所无,分出牙、喉之音,添增半音之字,合而成书
尚冀博雅好古君子更釐其未的,庶以声音求数不遗要眇
盖以开口内转为开音,开口外转发音合口外转收音合口内转为闭音,此易明而易别也。
余老矣,后有觉者能充之,以定一代之乐,感移人声,还其真醇,岂小补之,是岂声音云乎哉
淳祐辛丑长至后二浃,鄱人提领干办公事祝泌子泾序。
按:《皕宋楼藏书志》卷四九。又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皇极经世起数诀》卷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