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叶相公西涧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四三、《黄氏日钞》卷八四
顷来京口,尝专诣肃拜禀辞,恭领钧旨而退。
日出,目关此沿途所见田亩往往插种渐遍,但觉欠水,车戽费力,此惟全望造物者早赐雨泽耳。
农畴宿习不觉辄发,谅亦先生爱民心所欲亟闻,然尚有切于此者。
近者朝廷痛惩和籴扰民不已,势不得不官田,且亦水心先生永嘉郡旧说也,而人心过虑官司收租将来不能无弊,乃间有私议其下。
某谓此大丞相赤心体国,久入思虑,欲一劳永逸,为万世养军便民之策,岂他人所可易言?
晦翁有言:「天下事本不难为,但恐人心不如我心,做时不比说时」。
此事若以某此行所见,则各县奉行节目却有与元行大意未合处,所当早正于作法之初。
只如行一石止收八斗,此预防他日交收之弊,先为减除元数,惠至渥,虑至悉也。
然必各县皆体此意,买田不以亩为价,而随租以为价,则随其租入,率减其二,元租一石者今八斗,元租八斗者今六斗四升自此递递以减,庶几为惠均而防患密矣。
今或不问田土肥瘠,与夫元租之多寡,类曰亩收八斗,则与元行石收八斗之说名虽相近实相反。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茫茫原隰岂能亩皆八斗耶?
颇闻湖、秀等田元租亩收一石者已十不能五六,如常、润渐北则地渐高,而土渐硗,所收亩多止五六斗或四三斗,今乃例拘八斗,岂朝廷意耶?
朝廷随石数为减数,其法活,正欲抑多而就寡,永利佃田之户。
县家整亩数为石数,其法拘,反或抬少而就多,先抑卖田之主,差之毫釐,缪以千里错认题目有如此者
或言县胥田主卖状,有并系一色好田将来如有欠租,即甘倍备等语,则捻合一时,预为他日抑取卖主张本,其情可知
斯言也,某甚欲进之庙堂,而无阶可进。
先生大丞相同坐庙堂政柄虽有东西,国之大事无有不同尽其心者,故敢冒昧辄进之先生
事若可行,乞赐转禀大丞相勘会行下,各随元租以酬买价,毋令亩拘八斗之租,则弊源窒而成谋立,国与民其永赖矣。
僭越万罪,无任惶惧俯伏俟命之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