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广德军重建藏书阁咸淳五年三月 南宋 · 黄震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二、《黄氏日钞》卷八七
书果何从而始者哉?
其殆造化自然之文有不能不为文者乎?
夫自两仪既判,一气交错,在天成象,则日月星辰文于天;
在地成形,则山川草木文于地。
此犹其文之章于人者,凡有血气举能飞扬晶粲于拱挹不可具述,故林林总总充塞天地之间,何莫非造化自然之文乎?
民之生也,惟圣人独得其全者,夫孰能与于斯
故其日用必以文为言动,而言之独造其妙,以教于世人,文之文是也
天之所以高,地之所以远,日月星辰山川草木所以昭布森列,而人之所以中立其间,以明理修身,以能全君臣父子之天,以能为夷狄禽兽之主,使天地以之位,万物以之育,日月星辰之无变蚀,山川草木之无菑毁,而造化以之运行无穷,无一不会昭发圣人之经,以开示天下后世之人,皆吾夫子之《易》、《春秋》、《诗》、《书》,执礼雅素之言,诚可常行者也。
大哉圣人乎!
行可天下法,其言可为天下道,其又造化所托以语诸后觉之民乎!
天假之以谆谆面命者乎?
造化自然文赋万物,又皆纷然杂揉
不惟有日月星辰之文也,有蚀霣则文之变焉。
不惟山川草木之文也,有榛莽则文之反焉。
不惟六经之文也,有异端邪说稗官野史、哇声曼曲,则文之贼适以惑乱生民使不得知我本无异于天地者焉。
呜呼
不有圣人复生,其谁与觉此?
天开我宋,五星聚奎,列圣相承崇尚斯文,徵儒积年校雠秘阁,而朝廷藏书亦已勤矣,而又敕白鹿洞四书院藏书
天圣元年王宫国都莫不有学,又聚监书
绍兴二十一年设官分署,六经史举通疏义。
天下郡县无不尽其力,通解其义,圣教旁洽,书固家藏而人诵,犹必切切焉从藏书于官,何哉
藏于官者圣人之书,外是而私藏非圣之书。
书之出于圣人者,造化至文天地所以奠,人极所以立,圣朝所以颁教于天下
非圣而言书者,纷纠恶气天地所以不宁三纲五常所以沦斁圣朝昭示天下以勿习。
然则藏书关系何如
而职教州县之官何如示人哉?
广德军旧有藏书阁重建庆元戊午陈公眩修政之初,尝谋构材命工治之,顾惟书亦散失
天台谢君夷甫与公为同志,以庆元己未秋来郡博士(阙)尽撤书阁之书而新之。
始于明年正月癸卯,成于是年三月癸巳
栋之高于旧者五尺,宇之广于旧者四寻(阙)
屹若天成,焕如日星
上崇圣经,次下乃列子史,其旁乃置朱文公古今名儒注解著述能行吾圣经者,以增比而附益之,道德性命无所遗,可谓盛哉
君之也,皆非庸常可以比拟,又岂但藏书于阁而已乎!
口诵心维犁锄经训,其修己治人之心,躬行践履毫发不背,则此书当藏之身;
待时行道,跻世太平,则此书当散而藏于天下
文明之治矣,然后无愧藏书之义。
否则,藏而不知读,愚也;
读而不知用,癖也;
官所不藏而私读,邪也。
造化自然文郁圣人造化之理乖,则圣朝所命藏书之意孤矣,可不惧哉!
可不勉哉!
抑此志不可以强揠,而君之勤于士又非特书阁为然也。
历观被葺之新,彝教有堂,沂咏有亭,浩观有阁,以及戟门廊庑、斋序、垣墙皆葺之新,庖舍则又增大而更之新。
南山之水而三其门,高水中之堤而来
东引之而𥔍,桥数十尺以达梯云之门,西引之而𥔍,大路千五百尺以通明伦之坊。
所以为游藏地者悉矣。
天光人境,表回互发,耳濡目染洒落脱俗,士于斯乎观藏书于以舒徐正大之心,体吾列圣右文颁教之心,圣人虽远,天地虽大,造化不可测,文不在兹乎?
咸淳五年三月丙午朔谨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