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鼎说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八、《则堂集》卷三
余曩在燕,寓于东华,与崔君善卿居同里,洁修好礼而未及识也。岁庚寅,善卿自燕来瀛,一日过余言曰:「某家世业岐黄之经,以『青鼎』自表其庐。自京师及四方之人,目吾家为青鼎崔氏,衣冠缙绅,为文赋诗,以发其义备矣。然吾不独艺医,少尝从师授《诗》、《书》、《礼》、《论语》、《孟子》,讲明道要,犹冀有以自见于世,愿公有以告之」。余嘉其意,为之言曰:子业医经,号以青鼎,足以昭子活人之功矣。子有志于道,将由医而进乎儒,则鼎中之调剂,诚未足以究子远大之业,请以余自挈其鼎者而为子告,可乎?昔余始冠,先君子命之名曰铉而说之,曰:「在《易》《鼎》之六五,其辞曰:『鼎,黄耳金铉,利贞』。夫鼎,重器也,中虚而上植,可以胜重任而致远。必有铉焉,横贯于鼎耳之上,所以举鼎也。人之此身,鼎象也,所以胜重任而致远,惟刚惟中惟正,犹鼎之有铉。铉之用金,为其坚强中正而可以挈也。以是名汝,守汝之中,用金之强,庶乎可以胜鼎之重矣」。余禀承先训,尝作鼎,加铉于其上,而置之座右,朝夕观省。由少壮暨老耄,历患难之境,处抢攘之会,老壮穷坚,不改其操,以有是铉以自挈其身,铉非吾身外物也。善卿勉之。子有鼎而饰之以青,足以见子活人之心。吾有鼎而铉必用金者,持身之要也。吾行世六纪,年近八十,不复有志当世,将释金之坚强而用玉之温润,从乎《鼎》之上九以为节也。愿以吾之金铉加于子青鼎之上,庶有以尽子之用而伸子为儒之志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