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品堂记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则堂集》卷一
昔之评画者吴道子神品上上王摩诘妙品上上
夫造于妙矣,入于神矣,其品复在上之上,艺至是旷千载独立可也
二子之画流落人间时或见之。
其精之至而造于妙者,犹可求之笔画之间;
其妙之至而入于神者,非笔画形象之所可求
盖妙犹可识,妙而入于神有未易识耳。
坡翁凤翔,有曰:「道子雄放,浩如海涛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意已吞」。
又曰:「吴生妙绝,犹以画手论」,「摩诘得之象外有如仙翮笼樊」。
其末又云:「吾观二子奇俊」。
又于也歛衽无间言,味诗意似以摩诘优于道子,与《画品》所评异矣。
然皆赏其妙而不及其所以神,岂妙而入于神有未易言欤?
周游海内所识国工老手多矣,精妙绝人往往多见之。
有如神品上之上,闻之矣而未之见也。
晚岁来瀛,乃识相韩京鼎臣兄弟魏国忠献公诸孙也。
燕、赵间推善绘,必曰瀛海二韩,扣其门求其画者相接也。
乡党前辈老成人每为余言:韩氏兄弟入神品,子无以寻常眼法而观也。
尝为大长老雪苑师作观音地藏二相,每焚香展玩光采郁勃出乎顶间,渐大满一室中,苑公宝而藏之,不轻以示人
比其殁,画为有力者取去。
余虽未及见之,闻在他所而尤奇异,乡老成人所言不诬也。
余尝从容以问鼎臣,乃曰:「人以吾画为有神,吾初不知其神如何也。
但昔尝闻之师,以为画者心之精神得之心,应之手,不可以外求也。
故吾画时闭户静存,画是人则想其人之容色,其动作语言,想之有得然后像之以为像,夫是以能得其真。
乃如绘天人相,则想其清净玄虚高出万物之表;
浮屠氏在定相,则想其湛寂内守神采蕴于不露
浮屠应物相,则想其庄严具足辉光而外见。
积精以起之,运智以成之,画虽成于吾手,吾不能其所为其神者,出于自然,吾有不能知也」。
余闻其言,作而曰:「人以子之画为神,子不能知其神,是子画之所以几于神也。
勉之哉,摩诘道子不足多逊」。
书「品堂」二字以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