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大鉴禅师殿记 南宋 · 陈宗礼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九、金石苑、《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二一
大鉴禅师显迹于唐,至我宋益昌。今光孝寺菩提树是师落发处,风幡堂是师说法处,遗迹如在,故释子因为祖师殿,以妥厥灵。岁久蠹生,重以郁攸为变,遂成荒趾。岁在己巳,住持僧祖中重新起造,既成而请记于余。余因谓:禅师以四句偈传衣,正以菩提无树,明镜非台;今为之殿宇而加像设焉,得无惹尘埃乎?师又谓心不着法,道即通流,心若着法,乃成自缚。晨香夕灯之奉为着法乎?为不着法乎?请者未有以对。余语之曰:道无古今,佛无去来,谓师为存而不没乎,自唐迄今几七百年,世界如寒暑迁,人生如花叶换,逝水何可挽也。谓师为没而不存乎,庭前之木干换根存,堂中之僧貌殊性一。群瞻列跪,何见而恭敬;口诵心惟,何慕而归依。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乎哉!惟番禺大都会也,禅师大道场也,地大则众杂而俗厖,道大则教行而类应。师初出远游,而终返于是,岂无说邪?以寂照法,解炎氛毒。然则僧家为殿以崇之,吾握笔为汝记之,皆善缘也。咸淳五年十一月初七日,华文阁直学士、通奉大夫、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马步军都总管、兼知广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陈宗礼记。朝散大夫、提举广南东路常平义仓茶盐公事、兼权运判冷应澄题盖。宣教郎、知广州南海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弓手寨兵军正王应麟书。建安陈士可刻。
按:光绪《广州府志》卷一○二,光绪五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