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新建圆明寺 宋 · 钱益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民国《东莞县志》卷九○
尼之教何所从始乎?
自释中有所谓优婆夷,而尼之教以始。
然必有其德而后可以兴其教,幽閒正静尼之德。
夫以闺中之身而驱驰十方之供,非资禀不渝,止于礼义,则外诱内移,而幽閒正静之德丧矣,何以兴其教乎?
宝安尼寺真乘,其来旧矣。
有陈氏女兄弟慈彻、慈德,俱学为尼,而能以德自守,别筑庵以居。
有毛氏者,舍地为庵,奉大鉴禅师香火繇是易庵之名为六祖堂。
陈氏饶于财,故其徒日以蕃,其居日以辟,尼祖传继之,佛殿法堂门庑毕备
文溪李侍郎尝施清俸,丘权帅申闻于朝,以圆明寺额
仓使吴公为书寺扁,给以公凭轮充甲乙于是梵宫兴建,与真乘等。
真乘地居僻左,去市廛为远,圆明地处阛阓取民居为近。
二者向背虽殊,而其徒优游其中,各得以遂幽閒正静之道,则一而已矣。
祖传谒予记以识寺之巅末
予曰:「佛所谓成住坏空之劫,盖有数存焉。
寺固不能兴废也,然教存则寺之废者可兴,德存则教之垂者不泯
顾予贫不能作祗园布施,而赠以言。
倘汝之徒能存其德,守其教,则兹寺之兴,超浩劫而传无穷也。
是即遗汝以不法云」。
钱益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