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名竺果孙说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三、《本堂集》卷三五
竺稷尧佐,吾内表侄也。
戊子长至,余过其家。
揖坐既,抱其子前,曰:「今年九月得男,是为嫡长未名,敢以请」。
吾谓季秋之月,作《易》圣人,配卦以《剥》,五阴下进,独上一阳硕果不食因为名曰果孙。
义取诸果,果中有仁,人犹果也,仁非外铄我,有能性其性,则仁在是,家之传在是。
吾幼常随吾母归宁,立外大父下,挹其貌颀然以重,听其言煖然以厚,老成典刑,擅称乡曲
嗣而吾舅善以乐内,文以彪外锲薄事不到口
表弟少博益以涵煦家族闾里无间言。
有子如尧佐,又将世济其美
嘉木焉,百年封植生意充拓,而枝而叶而苞而实,而果孙以生。
世道不古人心日漓,再世其德者已不多见,况欲三世四世以至五世不替厥初,其几家
自外大夫以上,其积亦已深远
自外大夫以降至果孙,又五世矣。
且少博与尧佐本根之方勤而未艾外家有后,其可涯耶?
然果存于《剥》,《剥》穷上而为《坤》,其机甚危。
守以静,固以密,以复其本,则阳不至于熄,而仁脉无间断
或者之者众,搏之者烈,吾为此机惧。
子曰:「天之生物也,必因其材而笃焉」。
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此亦《易》之果之义。
果孙幸有知,当以此说保毓其性,以世其仁,尧佐责也。
此外亦何言哉!
嵩溪遗耄陈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