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今日水火为灾事 南宋 · 赵顺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格庵奏稿
臣闻水阴根阳,火阳根阴。
其在形气之间,而妙感应之机者乎。
五行之序,一曰水,二曰火。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六子之中,坎为水,离为火。
万物者莫润乎水,燥万物者莫熯乎火。
夫皆得其性者也。
禹为三代盛王,水无沉气,火无灾辉,果何道而能若是哉?
我聪作谋,则水得其性;
我明作哲,则火得其性。
彝伦攸叙,固自大本大原者在。
陛下大禹之位,亦思所谓大本大原者乎?
王道修明则百川理,胡为而水也。
往者建德之水,民居漂流,臣固尝进言陛下矣。
曾几何时,水而又水。
当夏之仲,而建安水,城不没者数尺。
逮秋之孟,而永嘉水,加以飓风,其害尤甚
撤楼漂庐,拔木坏稼,胡为见于潜藩之郡也?
天台之水,不减永嘉
栝苍之水,不减天台
胡为相望辅郡也?
水之不得其性,从可知矣。
王用丕钦,则燎原扑,胡为而火也?
迩者便门之火,飞堕亭榭,臣亦尝进言陛下矣。
几何日,火而又火,□□之冲,烟□甫起,迅风如怒,瞬息蔓延弥亘瓦砾,固已穷目力之所睹,胡为见于都城之内也?
未及浃旬长桥又火,胡为接踵于近城也?
火之不得其性,又可知矣。
陛下当灾频仍之际,岂容不深长思哉!
胡不观诸《易》乎:风行水上曰《涣》,涣汗大号
自火出曰《家人》,言有物而行有常水火所以得其性者,圣时风若也。
风者天之号令人君代天作子,思所谓《涣》之象□,行此之令,据此之公,自然涣汗不反
所谓家人》之象,则《关雎》之化行,《葛覃》之美播,自然言行交修
如是所以风天下者无非正,决无风起,而为秋水至,决无风作,而为火之始者矣。
此内而宫庭所当省者也。
水为隐伏为弓轮,所以设险守国
火为甲胄,为戈兵所以伏戎之于莽。
强敌临边,设谋叵测,此正临深渊之时,何止积薪之虑。
必也惕然惧,翻然悟。
思「濡尾」之象,则当为衣袽终日之防;
思「焚如」之象,则当有突如其来之忧。
凛凛焉祸至之无日,必增修实德,必广饬实备,必加录实劳,庶可转危为安此外边庭不当忽者也。
待罪言责目睹时事不容不空尽言,为君父告。
必因臣言,大加警悟,毋诿□□数之适然,斯为遇灾而惧,斯为畏天之威,庶乎咎徵可消,而宗社可安矣。
《诗》曰:「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不胜惓惓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