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重建台州东掖白莲寺1290年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三、《阆风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
童冠以应乡举过临海、宁两界之岭,曰桐岩,日晏则息宿于白莲庄至此过岭,可半矣。
地势盘礴,有民庐田舍设馆埽庭以延纳举子
其倚山临路,乃白莲寺之庄宇也。
炊黍未熟举子亦得而游息焉。
其主庄僧颇好事,设为书肆,凡举业之所资用学者所宜有者,皆签揭而庋列之。
或就取而观之,无拒色,亦不为二价
涧穷壑绝,见此小佳,余尝记之在心目也。
问之居人延袤三十里,太半白莲所有
故友方沂,每与余约游东掖,惜泳道先约而长逝,余苦无仆马之资,不能一往至今恨事
庚寅秋,余目暗耳聩,方欲弃笔砚、习禅观有盖苍真逸道士起,持白莲住持景荃书,致殷勤于余,其徒众又状其寺之本末,请记其伟观
东掖江南名山,其山有白莲能仁二寺白莲又其著者也。
智者师倡法于天台,《佛陇经论》行于天下
庆历初,有神照法师本如诛茅结草椎轮而建庵,绵蕝行道,讲誉风驰座下云集,有众五百,遂大兹刹,声闻天朝锡号白莲
岁久材腐,殆不能风雨
淳熙閒,有法英师誓新旧观,道足以化人信足服众,仰者如山从者若水白莲之誉复盛于东南学者之国上庠
自经口讲指画之馀者,出游诸方,自有一种风范,人咸识之,曰:「此必自白莲来也」。
丙子兵火及之,殆劫会有终欤!
岁庚辰,荃来莅兹山,天以法师惠兹山,其意深矣。
道行平实讲演著明,精义入神四众推服
顾瞻砾场,若疚在己。
一念奋发天人悲涕,阴相阳赞,不十年一寺表里规制如旧,而高广有加。
上方廉节耆宿叶和衣钵倾倒不吝帑廪出入无私,以溥容众,以裕后人,盖愿力所至,故成此不难也。
或曰:「白莲不火也」。
或曰:「法英不死也」。
或曰:「法英师生长于台,受业禅林,住白莲十二年,而主天竺之席;
生长亦于台,受业禅林,来主白莲又将十二年矣,其建兹寺又同也,其殆前后身乎」?
寺成而谋记笔于叶君,叶君曰:「我盖苍之观新,得记于阆风先生,吾观可以不毁矣。
上刹东南之望也,记毋轻属,吾试为公请之于先生先生乐道人之善,宜必得」。
盛暑,余亦火后凤栖茇舍道士之请为己请也,道士又余故考胄子补闱时所取信公子弟也,不知诺之,吐于余口。
韩退之以不得至南昌滕王阁为恨,而以得载名记石为荣。
余于白莲也亦若是矣,遂摭其事实而书之,且历叙愿见而不得至之曲折
嗟夫
余之所欲访而不得偿其志者,天台石桥寒岩,亦吾州之奇观也,皆有所未暇,岂兹事分量,亦有所限哉!
嗟夫
释老二氏并行于世也久矣,今荃不疑叶君之异己而托之以请记,叶君亦不以不同道而为之请,余又不以二氏之非吾道而慨然为之记,皆世俗所不能解也。
知此,则可与言道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