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皇帝劾史嵩之淳祐四年九月 宋 · 刘时举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六、《宋季三朝政要》卷二、《宋元通鉴》卷一一三、《宋史纪事本末》卷九六、《续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五
天下有一日不可废之人伦人心有一日不可泯之公论
大伦之尽废,固不足乱臣贼子羞;
公论不泯所以宗庙社稷虑。
先儒事亲之情可夺,则事君之情亦可夺,政以不忠实原于不孝无父必至于无君。
此理之必然也。
陛下拳拳嵩之不忍释者,岂以秋风向深,冬寒又迫,非嵩之素谙敌情熟识边事,莫能当此寄耶?
然臣等不忧敌国之势盛,而忧陛下之势孤。
昔者金人之盛十倍鞑人,吾国之专政秦桧尔。
死而逆亮南牧,兵号百万,孰不束手无策
宰臣陈康伯静定庙谟词臣虞允文忠义士气,竟能成采石之捷,成诛亮之功。
之死而有陈康伯虞允文,孰谓嵩之之去,而无如康伯允文者耶?
惟是陛下所进,今不知其亡。
当世杰特之士,皆销落嵩之排摈之馀。
王万谢方叔争不最先去,游似大政不使闻而激之去,刘应起转对直言去,张蟠以转对触讳去,刘汉弼以台论攻嵩之之党去,赵与欢才名轧己而嗾逐斥去李韶侍从嵩之专柄去,王伯大意向不合去,赵汝腾麻词无佞语、阴摘其小疵而遣去,徐荣叟赵葵皆堕其机阱去。
别之杰号为长厚,又以每事必问本末假托而挤之去。
杜范尤为简圣眷,负人望上前论诤遇事有分决,则又用李鸣复而速其去。
窃闻王正月乙卯太学九士扣阍上疏,乞罢鸣复而留
九士囊封未彻于宸旒之听,而翘馆门生已入台端矣。
庸邪小人奉承唯谨即今同僚交章陛下藉以耳目心腹者,皆尽空于嵩之一网
陛下虽尊居九重,身处佚愉旁无可谋之人,外无入告之益,是以独善清躬游于史氏之党局,君父至此天下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