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易康成注序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九、《深宁先生文抄摭馀编》卷一、《经义考》卷三五、《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六四、《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一
郑康成学《费氏易》,为注九卷,多论互体
互体求《易》,左氏以来有之。
卦爻二至四,三至五,两体交互,各成一卦,是谓一卦四卦
系辞》谓之「中爻」,所谓八卦相荡」,「六爻相杂惟其时物」,「杂物撰德」是也
惟《乾》《坤》无互体,盖纯乎阳,纯乎阴也,馀六子之卦皆有互体
《坎》之六画,其互体含《艮》、《震》,而《艮》、《震》之互体亦含《坎》。
离》之六画,其互体含《兑》、《巽》,而《兑》、《巽》之互体亦含《离》。
三阳卦之体互自相含,三阴卦之体亦互自相含也。
王弼名理,讥互体,然注《睽》六二曰:「始虽受困,终获刚助」。
《睽》自初至五成《困》。
此用互体也。
注《比》六四之类,或用康成之说。
钟会著论力排互体,而荀顗难之。
江左郑学与王学并立荀崧康成书根源□□。
颜延之祭酒,黜郑置王。
齐陆澄《诒王俭书》云:「《易》自商瞿之后,虽有异家之学,同以象数为宗,数年后乃有王弼之说」。
王济云:「所误者多,何必顿废先儒
今若宏儒郑注不可废」。
河北诸儒专主郑氏。
隋兴学者慕弼之学,遂为中原之师,此景迂晁氏慨叹也。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理义之学以其辞耳,变象占其可阙乎?
李鼎祚云:「郑多参天象王全人事,《易》道偏滞天人哉」!
今《郑注不传,其说间见于鼎祚集解》及《释文》、《诗》三《礼》《春秋义疏》、《后汉书》《文选》注,因缀而录之。
先儒象数之学,于此犹有考云。
康成笺《诗》多改字,注《易亦然,如「包蒙」为「彪」,「豮豕之牙」为「互」,「包荒读为「康」,「锡马蕃庶读为「蕃遮」,「皆甲宅」之「皆」读为「解」,「一握为笑」之「握」读为「屋」。
其说近乎凿,学者谨择焉。
厌常喜新,其不为荄兹者几希
浚仪王应麟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