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修堂记 南宋 · 董楷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一
梓潼祠遍寰宇,士人唐君时措、时拱,买韩氏屋为祠宫于兹土。前分司缪君相之,作两庑,作门庐,作灵星门,精严像设,俾道流职洒埽。楷之来也,唐君请曰:「愿于祠后筑室,为朋友肄习之地」。咸淳己巳,始克助其役,清池之上,横以飞梁,为堂六楹,楷名之曰「古修」。昔孟子以为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其所谓人爵者,不过仁义忠信、乐善不倦,然则为士者宜知所用力矣。楷尝闻诸先儒曰,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仁义乃人心固有之良贵,其所以异于万物者以此,能有诸己,而内外本末真实无妄,则有忠信之自。古者圣王设为学校以教民,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此而已。自凡人可以至于圣贤,自民庶举而为公卿大夫,自家齐至于国治、天下平,皆修身之验也。自宾兴选举之法坏,一以时文取士,父兄之责望,师友之讲明,率时文之为务,孔、孟、周、程之书,或乃不过剽窃为时文之资,而吾心秉彝之性,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得于天赋,不可一日离者,漠然视之,若吾身外事,尚何望其少有益于斯世!夫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孟子所深慨也,况不修天爵而但要人爵,其失益远矣。或曰:科举可不务乎!曰:古修者本也,科举者末也。大儒亦多自科目出,是岂不修其天爵者!若夫人爵则命之于天,固非学者所当计也。
按:嘉庆《松江府志》卷一五,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